先前飞临南昌城上空的海汉热气球,只是兜了一圈就回去了,并未飞抵城南。城北已经将这飞行物吹成了“神兵天降”,城南这边倒是风平浪静,很多人甚至还没听说关于此事的传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城南的压力就比较小,恰恰相反的是,城南因为地势和环境原因,早早就被守军判定为海汉军的主攻方向,而城外海汉军陆二师所架设的火炮阵地,其规模似乎更是充分佐证了这一判断。
根据进贤门守军观察所得,海汉军仅用两天时间,已在城外平原上架设了大小炮位四十余个。不管将要进驻这些炮位的火炮是什么水平,但这数目就已经超过了守军在城南防线上部署的城防炮数量。
城外的局面演变到这一步,也并非进贤门守军只会眼神防守,眼睁睁看着海汉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布阵,实在是因为城防炮的射程不足,根本就打不到海汉军的阵地。
这事往深处想,情况更是可怕,说明海汉军早就掌握了守军火炮的情报,所以才能大摇大摆地在城外施工。
至于出城迎击,阻止对方架设阵地,那更是无法实现。城南军马场被海汉军占领后,为防城门失守,已经用土石将整个城门洞都填了个结实。
这样一来,城外的海汉军固然冲不进来了,但城里的守军也别想再出去,只能等待海汉军主动发起进攻。
当赵明宇和丁保国一同来到进贤门,所见的城外景象也是让两位高官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望远镜中的视野可见,城外的四十余个炮位,如今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火炮填得满满当当。
数以百计的炮兵正在阵地中调校装备,搬运炮弹,为接下来的进攻做准备。
外形最大的火炮,光是那炮管部分就长达一丈多,可想而知其射程之远,非城墙上这些炮管六七尺长的城防炮可比。
赵明宇不解地问道:“丁大人,我观海汉火炮炮管十分纤细,难道他们就不怕开炮时炸膛吗?”
丁保国听到这个问题,心知这位左布政使大人多少是懂点军事知识,但也着实懂得不多,当即耐心向他解释道:“这便正是海汉火炮的厉害之处,因其所用的炮钢材质极佳,所造的炮管厚度要比我们的炮小得多,长度却要大得多,因此看起来又细又长,而我们的火炮就显得又短又粗。”
赵明宇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