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解决当前的困境。而这相关的信息,或许与地峡防线的海汉军部署状况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反倒是很有可能隐藏在那些原本就公开的信息当中。
耿仲明提出了这个思路之后,他手下的军师在整理信息的时候就能有更多的针对性了。特别是海汉近年来疆域版图的变化过程,很快便在这帮人检索情报时引发了关注。
根据资料显示,自海汉纪年1628年起,也就是大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海汉便从南方的琼州岛上向外开始扩张。从那时起海汉向北扩张地盘的步伐便从未停下,自两广到福建,再到浙江,连年向北进军,前年抵达山东,去年年底终于踏足辽东。
考虑到海汉每到一年都几乎是使用武力打开局面,持续了八年不断向北发展控制区,就相当于在海外战场连续打了八年的仗,期间消耗的军费和资源恐怕已经难以计数。这样的举措显然不是海汉高层一时兴起的决定,必然是其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才能达成的局面。而一支连续打了八年仗,迄今未闻败绩的常胜军会有多么可怕,似乎已经在辽东的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从海汉过往几年的对外扩张史来看,踏足辽东大概就是其既定方案中的一步而已。耿仲明在拿到手下递送来的资料观看时,甚至在想辽东这地方即便目前不是后金占领,海汉极有可能也还是会动手硬抢,毕竟这种事他们在山东、浙江都已经干过了,而当地的官府和驻军对他们的这种入侵行为似乎也并没有采取过什么行之有效的驱逐措施——至少从手头上的情报来看是这样的。
耿仲明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海汉人从琼州岛一路北上期间,在战场上对决过海盗、明军、西方番人、武装海商、地方民团,几乎是见谁打谁,挡路者死。对于海汉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敌对阵营,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踢掉了每一块出现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后金,大概就只是他们眼中一块新出现的绊脚石?
如果不是这样,耿仲明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理由让海汉国跨越数千里派兵到这里来,跟过去无冤无仇的后金开战。
按照海汉过去的做法,都是武力开路,然后商贸手段迅速跟进,最终还是会选择和平共处的方式来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