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汉城,已经无家可归的战争难民,只要能有一个生计能糊口就行,而海汉商人开设的作坊就大批雇佣了这些用工成本极低的难民,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替官府解决了一部分社会问题。
而相较于那些只求温饱的难民,真正从开放市场这个举措中获取到可观好处的人,其实还是手握实权的达官贵人们。
汉城本地最赚钱的产业,几乎都是在大人物的掌控之下。这也是为何从海外输入汉城的各类商品要在江华岛进行转运的主要原因,外国商人在这种贸易形式中只是充当供应商,而分销阶段则是由本地的商业机构来完成。至于能到代理商资格的这些机构,一般都具备了官方背景,所以舶来品在销售阶段的绝大部分利润,其实都是流入了各级官员的口袋中。
而近期朝堂上官员们争执的议题,也由去年的死战还是议和,转变为了是否应该让本国的商业机制完全效仿海汉。而这次两大官员派系的意见正好调转过来,过去的主战派金尚宪抛弃了激进的态度,转为了保守派,认为不能让本国的商业制度效法海汉;去年主张议和的保守意见代表崔鸣吉,此时却认为应该大胆将海汉的商业机制引入朝鲜,以此来获得战后重建和发展所需的海量资金。
金尚宪和崔鸣吉在官场都各有不少拥趸,因此这个议题也就成为了近期每次上朝时必然会引发争论的焦点。今天也不例外,当着国王李倧的面,这两人便再次就此发生了争论。
“海汉善以商贸手段来从别国谋取各种好处,我国必须要对此有所提防!”金尚宪道:“看看大明就知道,海汉历年来便是以商贸为由,在大明海岸占领了不少地方,又以利益收买当地官员,将这些占领区慢慢吞并。虽然海汉在去年的战事中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但我们也已经在大同江畔划出了大片区域供其驻军。可海汉有就此止步的打算吗?我看是没有的,那江华岛外停泊的海船,十艘有八艘都是来自海汉,岛上一直在大兴土木修建仓库货栈。照此下去,江华岛迟早也得让他们给吞并!”
“金大人此言差矣!”崔鸣吉立刻出声对金尚宪的看法表示反对:“如果不是开市贸易,汉城岂能如此之快就恢复秩序?如果没有这些海汉商人在汉城附近开办各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