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政宇率先将筷子伸向那盘色泽金黄、勾着薄芡的“金边白菜”。
他夹起一块送入口中,仔细咀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微微蹙起,陷入了更深的品味。
他又依次尝了卤味拼盘和八宝鸭,脸上的表情愈发复杂。
“怎么样?”俞宛儿关切地问。
俞政宇长长吐出一口气,看向沈怀仁和妹妹,“沈爷爷,小妹,平心而论……这菜,做得确实不错!”
他指着桌上的菜,客观地分析道:“火候到位,调味精准,尤其是这卤味的汤底,醇厚香浓,绝对是下了真功夫的老汤。这金边白菜的‘边’,焦脆度控制得也很好。八宝鸭的馅料扎实,鸭肉酥烂。”
沈怀仁和俞宛儿闻言,也各自拿起筷子品尝。
沈怀仁细细品味着那熟悉又陌生的味道,眼神复杂,最终缓缓点头:“政宇说得没错。抛开恩怨不谈,古家能将上册钻研到如此地步,三十年屹立不倒,并非侥幸。这味道,足以征服市面上八成的食客了。”
俞宛儿虽不似他们专业,也能吃出这菜品的美味,确实比她在这个时代尝过的多数菜肴要精致出色得多。
“不怪他们生意这么好,”俞政宇感慨。
但随即,眼中迸发出更炽热的光芒。
上册就能做到这个程度,那如果结合下册的奥妙,完整的沈家菜,该是何等极品的味道?!
这个念头让他心潮澎湃。
他再次拿起筷子,但这一次,他的品尝不是为了评判好坏,而是为了“反推”!
他夹起第二块金边白菜,闭上眼睛,舌尖的味蕾仿佛化作了最精密的传感器。
“焦香有了,但停留在表面,白菜内里的甜润没有被完全引导出来,与焦香形成共鸣……下册里提到的‘以气引鲜’,是不是指在锅气最盛的瞬间,通过某种手法,同时激发出焦香和清甜?”
他喃喃自语,结合刚才看过的下册文字,脑海中飞速模拟着烹饪过程。
他又尝了一口卤味,细细咂摸:“醇厚,但缺少变化,回味有点发闷……下册里提及的‘七味鲜’和‘老汤引’,是不是就是为了在醇厚的基础上,增加回味里的层次感和清爽感?”
他越说眼睛越亮,思路也越发清晰。
通过品尝德盛楼这些菜品,再结合下册里那些原本有些抽象的记载,仿佛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