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个女儿。”
徐长征声音低沉,语重心长地说:“我这辈子没求过人。今天破一次例。爸求你,俊生,以后无论做到多大的官,好好对艺璇,别辜负她,行吗?”
话到最后,一向沉稳的徐书记,声音竟有些沙哑和轻微的颤音。
陈俊生闻言,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的答应下来:“行的。”
“好,好。”
徐长征连说两个“好”,眼眶微湿,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也没提订婚、摆酒的事,转而提了一嘴李勇父子的处理结果后,笑着挂了电话。
……
陈俊生这次来岭南,计划是待一周左右,主要做两件事,开拓物流市场和筹集资金。
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去羊城考察几家国营和港资的电子元件厂,为复兴电子厂彩色电视机生产项目寻找稳定靠谱的元件供应商。
现如今,国内的合资厂,本质上就跟利用三来一补政策做起来的云想服装厂一样,元件是外商提供的,技术是外商提供的,厂房和流水线是外商出资建设的……
唯有组装环节,是我们的工人在做。
当然这种情况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大背景下,无可厚非,毕竟合资厂的辉煌时期,也曾扎扎实实的养活了我们无数个工薪家庭。
不过,陈俊生心里清楚,关键的核心技术,靠花钱,或者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是搞不来的,只能靠自己。
他这人的确喜欢赚快钱,走捷径,却也能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干大事。
所以,在他的商业规划中,由秦保国同志操刀的东江民生经济公司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走的是组装路线。
而陈俊生本人亲自操盘的复兴电子厂,那就必须要用自主研发撑起一片天。
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全产业链百分百自研、自产、自销。
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复兴电子厂而言,难如登天。
二是广撒网,投资有潜力的电子元件厂家,高比例持股掌握话语权或直接买断生产资质,使其在特定时期内作为复兴电子厂独家供应链,不对外公开技术,也不给其他电子公司供货。
以此避免竞争对手跳出来搞事的时候,元件供应链首当其冲,以至于核心零部件被人卡脖子,工厂被迫停工停产,企业陷入破产危机。
“该去羊城走动走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