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陈俊生的原计划,从云山县修一条途经杭城、直达沪城的国道项目,除了经济、民生和政绩等宏观层面的考量之外,还能为他和家人团聚提供便利。
如今,四个姨一致表态回东江,陈俊生心里头高兴之余,也深感小姨们为了他的事业和前程做出了巨大牺牲。
尤其是夏姨。
沪城市招商局局长的含权量,以及未来的进步空间,大到超乎想象,正常来说,给个东江地区行署专员都不换。
但如果是主动申请工作调整,尤其异地调动的话,那么,平调的可能性就非常低,通常只能接受降级使用。
夜已深,不习惯熬夜的欣姨、芸姨先回屋睡觉了。
陈俊生和夏姨、瑶姨在玩斗地主,宋小爱兴致勃勃坐在堂姐身边当军师。
“你昨晚在电话里跟我提的那个国道项目,我想了一夜,感觉很难办,资金是个大问题。”
此时,夏姨正一边忙着抓牌,一边侧着脑袋偷看陈俊生手上的牌:“就算把云山县财政局掏空,顺便把你那东江民生经济公司、全粮液酒厂、复兴电子厂的利润全搭进来,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至于港商和外资,那可都是喂不饱也养不熟的狼崽子,想从他们口袋里掏出巨款来,你事先就要做好割肉、大出血的准备。”夏姨认真提醒道。
陈俊生抓牌的时候对夏姨毫不设防,她想看就看,自己就当明牌跟她和瑶姨打:“我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云山县农业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分田到户政策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却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全县拢共五家国营厂,要规模没规模,要订单没订单,靠财政贴钱发工资才勉强养活一帮工人。
“甚至,从县城到乡村,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加上大山阻挡,山区老百姓很难走出去,外面的人也很难进来,这种情况要发展经济,只能先修路。”陈俊生满脸认真。
“有道理。”
夏姨先是明确肯定了陈俊生的经济发展思路,却又话锋一转直指问题核心:“但是,钱从哪儿来?”
“土地财政。”
陈俊生笑了笑,嘴里蹦出个新名词。
“土地财政?”夏姨眸光微闪,这词汇听着新鲜,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说白了就俩字,卖地。”
陈俊生在夏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