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青年脑子活,而且很多事情想一出是一出,可能在袁理刚开始询问的时候,他会发自心底的想要有什么说什么,但是审讯到关键的时候,他可能又会想到别的,然后给出错误的信息。
这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情,过于年轻就不知道一件事情的风险。
他可能想到就去做了,根本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袁理使用这种审讯方式也是具有风险的。
比如容易被反制和欺骗,他可能在该点头的时候摇头,该摇头的时候点头。
但是袁理已经做了相关措施,两个中年男子杀了一个,压下去一个。
一死一活,两个中年男子的对比很明显。
既震慑住青年,也给了对方一个希望。
还有就是审讯时对细节的缺失。
但是袁理询问的很详细,就连看守人质的守卫换班时间都被他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一点一点询问,摸清楚了。
这种审讯方式只针对此时此刻的情况,别的场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袁理为了避免风险,刚开始问的一些问题都是他已知的,当全部正确之后,他才开始询问自己未知的。
等到他们带着两名俘虏下山的时候,就看到了政府军基本上全员挂彩,大部分人身上缠绕着纱布。
就连那个指挥官也瘫在担架上,他被恐怖分子扫射的时候,大腿外侧被擦伤了。
那名指挥官见到袁理之后连忙说道:“嘿!李队长,我们帮不了你了,我们大部分人都受伤了,我已经联系了上级,绕到别处,和另外一支车队汇合,由他们将我们护送到安全的位置。”
“李队长一起走吧。”
袁理抿了抿嘴,点了点头:“谢谢!但是不用了,我还有我的任务。”
“不要那么固执,你们只是为了救一个人,但是那么多人都要跟着你冒险。”
袁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的装备,摊开双手面对政府军的指挥官,笑着说道:“没办法,谁让我穿着军装呢。”
“这两个人是我们在坦击炮阵地俘虏到的交给你们处置了。”
政府军指挥官看向两人,默默的点了点头,脸却已经黑了下来,微微眯起的双眼闪过一丝凶狠,他恨死这群恐怖分子了。
刚想掏出手枪,但是随后又想到之前和华夏军交流的时候,那些军人的表现,又强行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