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明白白的防着丁伟宏,也是防着李节。
上次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卫江南已经通过会议纪要的方式,收回了丁伟宏过大的财政签字权。然而考虑到财政局长刘明强也不是自己人,卫江南依旧没办法完全相信财政口。
现在城投成了他卫江南第一个掌控的阵地,资金他自然要放到城投去。
丁伟宏再是常务副市长,他签了字,也得看人家易玉娇和孟广海认不认。
现如今,卫江南手里最重要的武器就是钱。
海量的资金。
这个武器,他当然要千方百计握在自己手里,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焉能轻而易举地交给李节掌控的财政局?
“还是要按照规定来,该走财政的,就走财政。”
李节还是盯了这么一句。
他就是这种性格,哪怕已经谈妥了必须让步的事,也不会痛痛快快地答应,总要想办法耍一下“赖”。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耍赖”的做派,看上去格局不大,上不得台面,但在实际的“斗争”中,往往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这就好比讨价还价,看双方谁的心理素质更高一筹,就能多占些便宜。
问题卫江南也是此道高手。
李节不“撇脱”,卫江南就懒得搭理他,直接跳过这个话题。
我就是通知你一声,没打算和你商量好吧?
经济建设是市长的本职工作,也是党政分工最重要的一环。书记管帽子,市长抓票子。有关财政口的工作,那必须得是我卫江南说了算。
李书记非得掺和,就必须征得我的同意。
简而言之一句话:想要好处,拿帽子来换。
“书记,第二件事,就是我打算在政府那边成立一个信息技术中心。这个工作很重要。”
“现在是信息时代,谁跟上潮流,谁就能越快发展起来。对个人如此,对企业如此,对我们边城同样如此。”
“我们必须随时掌控全市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要教会市里的企业乃至各个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手里的信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得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外界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效衔接。免得还和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信息滞后,生产出来的东西,提供的服务,和外界需求不合拍,导致做无用功,费时费力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