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赵土改这番话无比正确。
周文保凭着自己在体制内积攒的人脉和敢打敢拼的闯劲,外加一些运气,果然在奉城崛起,最终成长为一方“巨擘”。
而在这个过程中,但凡遇到难以决断的难题,周文保实在想不出来对策的时候,就去找赵土改,而赵老师也从未让他失望过。
似乎无论什么样的难题,到了赵土改那里,都能迎刃而解。
在周文保看来,赵土改对世事的洞明,对人心的揣摩,已经到了一个极致,这个世界上能够比他更厉害的人,屈指可数。
曾经,周文保也开玩笑地问过赵土改:为什么他这辈子,只能到市委政研室主任,再也上不去?
在周文保想来,以赵土改的能耐,当个市长乃至市委书记,那都是手拿把攥的。
在周文保心里,奉城历任市长市委书记,单以水平而论,给赵土改提鞋子都不配,差得太远了。
赵土改笑着回了他四个字:时也,命也!
对这个答案,周文保是不太满意的。
周文保是一个很有钻研精神的人,在他刨根究底的不断追问之下,有一次赵土改喝得高了点儿,终于跟他说了实话。
性格决定命运!
有些事,我能想得到,但我做不到。
赵土改相对比较低调。
他的低调并不体现在物质享受方面特别艰苦朴素,实际上,赵土改是个在意生活享受的人,一贯的不喜欢亏待自己。
不过他的生活享受,不同于普通人想象的那种,大鱼大肉,豪车名牌,夜夜笙歌之类的,那太俗气了。
赵土改的生活享受,颇有老派知识分子的韵味。
简言之就是八个字:琴棋书画,湖光山色。
赵土改退休之后,并没有住在闹市区,而是回老家康安县的村里,建了栋小别墅,和老伴在别墅住着,每天练练字画个画,要不就是看看书钓钓鱼,种点花草瓜果什么的,小日子过得相当的自在惬意。
远离权力旋涡和闹市繁华,翩然有神仙之态。
据说最近在整理一些资料,打算出一本书,主要就是写一写土改时的那些事。
在大伙儿眼里,这个退休老头儿,算是活出了某种意境。
赵土改的低调,主要体现在退休之后,就不太和原先的同事们往来,除了一些在职的局委办领导干部偶尔来拜访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