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秋夜,带着一丝凉意。
《大唐民报》成功辟谣带来的短暂轻松,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过后,水面重归沉寂。
各地军队对棉甲的顾虑也随之消散。
一时间,请求列装棉甲的奏折,也如同雪片般飞向长安。
太子李承乾与詹事马周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
看着工坊里匠人们热火朝天,在新酬功令的激励下挥汗如雨,产量节节攀升,李承乾心中腾起一股久违的踏实感。
掌控舆论的威力,他此刻体会得尤为深刻。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歇。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
将作监深处,专门负责棉甲核心工序......那层经过特殊浸渍处理,兼具柔韧与防护的棉布纺织与涂层的新建工坊,突兀地亮起一点猩红。
那点火光并非寻常烛火,而是带着油脂燃烧特有的黑烟和噼啪爆响,瞬间便舔舐上堆积如山的优质棉麻原料。
“走水了!快来人啊......!”
凄厉的嘶吼划破夜空,值守的卫兵和惊醒的工匠们从四面八方涌来。
水桶,沙土,一切可用的东西被疯狂泼向火场。
但火势蔓延得太快,太诡异了。
火焰仿佛长了眼睛,避开外围次要区域,贪婪地吞噬着工坊的核心:那几台耗费巨资,刚刚调试完毕的专用织机和浸染槽,以及旁边仓库里码放整齐,即将进行最后一道工序的半成品棉甲片。
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长安城的武侯铺警锣大作,邻近的禁军也闻讯赶来增援。
可人力面对这精心策划的灾难,终究是杯水车薪。
当最后一丝火苗被扑灭时,眼前只剩下焦黑扭曲的金属骨架,化为灰烬的珍贵原料,以及满地狼藉,被高温炙烤变形,失去价值的半成品。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油脂燃烧后的恶臭。
黎明时分,李承乾站在废墟前,脸色铁青如铁。
昨夜他还为工坊的欣欣向荣而欣慰,此刻却只剩下冰冷刺骨的愤怒和一丝无力感。
焦黑的木头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碎裂声,如同他紧绷的神经。
这绝非意外!
残留的刺鼻气味,火焰精准的破坏路径,都指向一个冷酷的事实......人为纵火!
目标直指棉甲生产的核心命脉。
这不仅是对他太子权威的挑衅,更是对朝廷军备,对前线将士性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