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能科技”的诉讼闹剧,非但没有阻碍天工汽车的步伐,反而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让“天工”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
借此热度,天工汽车趁热打铁,向市场发起了更猛烈的技术攻势。
距离电池发布会仅一个月,天工汽车再次召开全球技术发布会。
这一次,舞台的焦点是电驱系统。
镁光灯下,天工汽车动力总成首席工程师埃隆·陈(ElonChen)站在台上,身后是巨大的三维爆炸图。
“诸位,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了强大的‘心脏’,而今天,我们将为这颗心脏装上强劲的‘四肢’与‘神经’!”他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天工汽车自研的‘盘古’系列高性能扁线电机,以及‘伏羲’全域智能电控系统!”
屏幕上实时显示出“盘古”电机的数据:超过98%的峰值效率、高达20000rpm的极限转速、以及功率密度远超行业标杆的惊人数字。
“它不仅更强劲、更安静,更重要的是,”埃隆·陈顿了顿,指向旁边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演示台,“基于‘伏羲’电控系统的精准管理,它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扭矩分配与能量回收,让性能与效能达到完美统一!”
台下再次响起阵阵惊呼。
短短时间内,天工汽车接连发布了电池、电机、电控这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大件”,而且每一项的性能指标都堪称颠覆性。
这意味着天工汽车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利润最丰厚的技术壁垒,一个完整的技术帝国已然成型。
技术发布的同时,位于杭州的产业化布局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得益于杭州深厚的工商业底蕴和大量闲置的工业厂房,天工汽车的配套体系迅速落地。
在钱塘新区,一座原本废弃的大型标准厂房被迅速改造。
外部看似平静,内部却已是另一番景象:数以百计的工业机器人臂在精准地舞动,无人搬运车(AGV)沿着预设路线无声穿梭,整个生产线除了少数进行监控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外,几乎看不到人影。
这里是天工汽车的座椅、内饰件和部分车身覆盖件的自动化工厂。
项目负责人王磊正在向前来视察的苏宁汇报:“苏先生,我们充分利用了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