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官船在南京码头上缓缓靠岸。
晨雾中的金陵城,朱雀桥畔,乌衣巷口,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繁华交织在一起。
码头上早已列队等候的应天巡抚衙门属官们,见到船头“钦命应天巡抚”的旗号,齐刷刷躬身行礼。
“卑职等恭迎抚台大人!”
声音整齐划一,在这秦淮河畔回荡。
苏宁稳步下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站在最前面的是个年约五旬的老者,身着从三品官服,面带微笑,却难掩眼中的复杂神色。
“下官现任应天巡抚刘文正,恭候苏大人多时了。”老者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苏宁连忙还礼:“刘大人客气了。晚辈初来乍到,还望刘大人多多指教。”
“苏大人客气了。”
两人寒暄间,属官们已备好轿马。
按照规制,新任巡抚需先在城外接印,而后方可入城。
仪仗在前开道,锣声清脆,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新任抚台到了!”“听说这位苏大人,在京城可是个铁面人物。”
“清账司出来的,怕是要在江南掀起风浪了。”
窃窃私语声随风飘来,苏宁端坐轿中,面色平静。
接印仪式在城南的接官亭举行。
亭前早已设好香案,案上供奉着巡抚大印和令箭。
刘文正郑重取出印信,双手奉上:
“苏大人,此乃应天巡抚关防大印,节制南直隶十府四州,兼理粮饷、提督军务,今日交付于你。”
苏宁肃容跪接:“臣苏宁,定当恪尽职守,不负皇恩。”
印信入手沉甸甸的,上面雕刻的麒麟纹路清晰可辨。
这一刻起,他正式成为了执掌江南半壁的封疆大吏。
仪式完毕,二人并轿入城。
刘文正邀苏宁同乘一轿,这是历任巡抚交接的惯例。
轿内空间宽敞,两人对坐。
刘文正掀帘指着窗外:“苏大人请看,这便是南京城最繁华的秦淮河一带。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可谓江南精华所在。”
苏宁顺着望去,但见画舫如织,商铺林立,确实一派繁华景象。
“刘大人治理有方,江南富庶,名不虚传。”刘文正却轻轻摇头:“繁华背后,隐忧不少。苏大人是明白人,老夫也就不绕弯子了。”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这是巡抚衙门的机密册,记载着各府县的真实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