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釜底抽薪
京市,国家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位年近六旬、戴着金丝眼镜、神情倨傲的教授,将一份关于“盘古计划”的内部简报,轻蔑地扔在了桌上。
他叫杨卫国,国内生物化学领域的权威,也是当年沈百川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他一直认为沈百川是个沽名钓誉的“疯子”,其理论过于超前,不切实际。
如今,这个“疯子”成了英雄,国家还把如此重要的项目交给了他的女儿——
一个他眼中的“赤脚医生”。
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羞辱和不甘。
“一个黄毛丫头,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野路子工程师,就凭他们,也想完成沈百川那个异想天开的计划?”
杨卫国对他的得意门生冷笑道,
“简直是胡闹!这是在浪费国家宝贵的科研资源!”
他的野心开始膨胀。
如果能把“盘古计划”的主导权抢过来,那将是名垂青史的功绩。
很快,杨卫国的动作开始了。
“盘古科技”的实验室内,洋溢着一种压抑已久的乐观气氛。
经过无数次的推演和小组实验,沈青梧提出的“中医君臣佐使诱导法”已经初见成效。
在一组小白鼠的活体实验中,他们成功利用三种草药的复合提取物,在不损伤主体细胞的前提下,精准地促使一种特定蛋白质发生了预期的良性变构。
这个结果,让整个团队都为之振奋!
这意味着他们绕过了西方技术壁垒,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属于自己的道路。
“太棒了!沈老师,您的思路是神来之笔!”
年轻的研究员小张激动得满脸通红。
沈青梧脸上也带着笑意,但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现在高兴还太早,这只是初步验证。要进入下一阶段的临床前研究,我们需要一种关键的‘佐药’来稳定整个反应过程——产自长白山深处的野生‘龙胆紫芝’。”
这种菌类极为罕见,无法人工培育,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是她父亲沈百川手稿中记载的、能中和整个药性,防止其走向不可控异变的“定海神针”。
温庭轩立刻行动,
“我马上联系我们最大的药材供应商,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收购。”
然而,半小时后,温庭轩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