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宋应星就将自己提及的这几人报送上了朝廷,吏部本是要照章办事,但却因着是“石油”一事,比起往日流程却也快了不少。
也就十来日,石油司主事、录事等名单便从京师发了出去。
同时,肃州卫得朝廷旨意,将发现石油的地方都圈了起来,同时也雇佣匠人,将浅表渗出的石油收集起来,运入京师西山石油司试验场。
这里,一片新辟的禁区戒备森严,这里没有亭台楼阁,只有几座匆忙搭建起来的巨大工棚,一走进去,便能闻到奇怪的、难闻的气味。
“算算时辰,也该到了...”宋应星朝外看了几眼,这间唯一能用炭火取暖的工棚中只简单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看着很是简陋。
王徵手中端着茶盏,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闻言笑了笑,说道:“莫急,总要等见了陛下才能过来。”
正说着,外头传来脚步声,继而屋门打开,一个中年人大步走入,见了二人率先拱手道:“王良甫,宋长庚,别来无恙!听闻陛下将二位特地从松江急召而回,我便知道,定是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做了。”
王徵和宋应星起身迎了上去,“和鼎,你这嗓门还是同从前一样,看来身子骨好得很,此事啊,若无你这位大明工巧第一的后人来掌总,我等心里还真是没底。”
孙元化精于器械、工程、尤擅将理论转化为实物,王徵暂赞其大明工巧第一,也不夸张。
这便刚寒暄完,外面又进来二人。
“下官张焘(瞿式耜)见过王侍郎,宋司农!”
“张主事,不必多礼,”宋应星开口道:“当年你辅佐你老师修筑炮台,演算弹道,其测算之精、筹划之密,令我记忆犹新,此番大事,正需你这铁算盘在执掌度支,厘定规矩。”
张焘沉稳,听到这番赞赏也就拱手一礼,遂即看向站在一旁的孙和鼎,眼中露出几分欣喜来,“师兄也来了。”
张焘是孙元化的门生,叫孙和鼎一声师兄,倒也恰当。
“瞿式耜...”宋应星再看向张焘身后一中年男子,开口道:“你叔父学贯中西,你尽得其真传,博闻强识,尤善融会贯通,石油司千头万绪,正需要你这支如椽大笔,将我等所做、所思、所成,一一记录在案,编纂成书,以传后世啊!”
“诸位,恕罪恕罪,方才同薄大人去了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