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关抽调两千人过去戍守绰绰有余。
若是朝堂另外遣兵,至少要五千人以上,朝廷至今还欠着石门关粮饷,还有额外的钱去养那五千人?
又或者是说,你们安排人去牵制我,还要我一并填补粮饷缺口?算盘未免打得太响!
你们派人可以,但别想从我石门关抽调任何一人过去,朝廷拖欠将士们的军饷,也请补上!”
此话一出,刚刚还嚷嚷着不同意的大臣马上闭嘴。
以前石门关只有五万人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发不出粮饷。
现在已经扩编到七万,光是每天的吃喝就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朝廷哪里有银子给?
说句不好听的,全天下都知道现在石门关的兵马是沈映星养着。
他们当然是想着河口关派他们这边阵营的武将过去,沈映星出钱。
可沈映星也不是傻子。
让她出钱可以,那必须得是她的人。
大梁本来对北境的控制就不怎么样。
也就是之前岳牧信对大梁太忠诚。
换成其他心思活泛些的武将,那就是北境的土皇帝。
朝廷显然也明白北境什么情况。
所以很多事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北境的武将不反就行。
沈映星讽刺,“一个个不想着怎么让百姓的日子好过点,天天就惦记着这里抢点权,那里夺点势!”
文官都悄悄看向周丞相。
周丞相老神在在,仿佛与他无关。
沈映星不造反他就阿弥陀佛了。
周丞相实在没精力插手北境的事。
更何况,现在他的孙女还在北境呢,指望着沈映星照看。
他疯了才会跟沈映星作对!
现在朝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一旦将沈映星逼反,大梁就要改朝换代了。
周丞相比谁都清楚,沈映星有造反的资本。
但凡当初沈映星不出手救赵曜,大梁也不会有今天了。
以后如何周丞相不管,他只希望有生之年大梁安安稳稳的。
至于跟沈映星作对,他老了,年轻人有自信年轻人上吧!
“此事就这么决定了!”赵曜一锤定音。
“皇上圣明。”
石门关兵力扩编到十万,元沧州和太兴州的府兵归石门关管,河口关戍边将士,也由石门关安排。
原本想争一争河口关的大臣,憋屈得不得不了。
下朝之后,吴尚书追上沈映星,“沈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