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是陷害,最后查清真相也轻飘飘翻篇,这公平吗?
臣恳请皇上为了稳定军心,严惩罗侍郎,也好震慑朝中那些一心钻营如何陷害武将的小人!”
周丞相开口:“臣附议。”
这下,罗辰真的慌了。
他急忙跪下,“皇上,臣也是为了大梁社稷安稳着想,并不是公报私仇,请皇上明察。”
户部的李尚书也没办法继续保持冷静,“皇上,粮食是国之根本,罗辰所言皆是为大梁考虑,请皇上三思。”
吴尚书冷笑,“姓李的,你想什么还要别人挑明吗?
不过是因为北境粮饷不用经过户部,你们户部捞不到什么好处,才一而再找沈映星麻烦!
北境越是能自己种粮食,你们就越不高兴不是吗?”
李尚书疾言厉色,“吴尚书,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即便是调拨粮饷,也不是户部说了算,还需要经过兵部和皇上!”
吴尚书反问:“那为什么一直挑沈映星的错?我大梁万里江山,镇守边关的又何止沈映星一人?
倒是南疆那边,不过十万边军,调拨过去的粮饷,差不多有平阳关那么多,不知李尚书作何解释?”
李尚书寒着脸,“南疆路途遥远,还需要走水路,运送损耗远比平阳关大。
难道损耗就不用算进去?将士吃不饱如何守得住南疆?”
“三十万大军和十万大军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吴尚书步步紧逼。
户部一而再为难武将,吴尚书早就忍无可忍。
上次骂了他们一顿,收敛了些时日,现在逮着机会又开始上蹿下跳!
作为兵部尚书,就算和某些武将关系不是很好,他也不允许在武将没有犯错的情况下,放任朝中大臣对他们放冷箭。
“吴尚书只看得到人数,不懂计算损耗,不妨找个账房好好算算这笔账!”李尚书振振有词。
吴尚书扬声道:“我是不懂算账,但兵部有边军的编制人数。我查过往年的名册,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李尚书闻言,脸色微变。
吴尚书看向李尚书,“名册里,同样一个人名,年年拿的军饷都不一样。
有些伤退数年的士兵仍在名册里领军饷,臣怀疑南疆边军有人在吃空饷!
最重要的是,户部跟兵部这边很多账都对不上,李尚书难道从来就审查过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