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满怀悲壮,又是拜别父母,又是去祠堂向全族认错,请族老将他们逐出家族,免得最后被株连九族,全被杀头。
毕竟沈映星在他们认知里是个说一不二、杀人如麻、极其凶残的皇帝。
他们也不可能抗旨不入京,入京兴许只死他们一人,不入京全族都被灭。
两权相害取其轻,自己因为讨伐皇帝暴政而被砍头说不定能名垂千古。
他们带着赴死的心情,踏上了入京的路。
这种缘于未知的恐惧最是毁人心志。
本来还打算吓唬吓唬这些书生的宫人见状,最终还是跟他们透露入京不是死路一条。
再三确定这是真的之后,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又活了过来,甚至在看到秀丽风光时还有心情作诗。
沈映星急需人才,宫人自然不会让他们在路上逗留太久。
半个月后,他们日夜兼程,陆陆续续都到了京城。
不过沈映星并没有马上召见他们,而是又给了五天时间他们休养,这才让他们入宫面圣。
民间对沈映星这个女皇帝的传言从来都是五大三粗的母夜叉形象。
即便有传言说沈映星容貌出众,他们也都不相信,毕竟从来没有漂亮的女人能上战场,只有那些高高壮壮、力大无比的女人才能在战场上杀敌。
五个人的心情都很忐忑。
不管檄文写得多么慷慨激昂,在见到讨伐的本尊后,一个个垂首不敢只是他们的皇帝陛下。
沈映星一一喊了五人的名字,还拿出檄文和他们对应。
事已至此,否认是没用,他们都认领了檄文。
原本以为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沈映星的问罪,然后砍头,结果沈映星却让宫人搬来桌椅以及笔墨纸砚,当场出了一道跟南疆现状有关的策论题目,让他们作答。
沈映星沉声道:“若是你们的策论能让朕满意,朕便赦免你们冒犯朕的罪行,若是不好好写,朕就问你们一个大逆不道之罪!”
之后,她亲自监考,让那几个人读书人作答。
几人从一开始不可置信到反应过来后的欣喜若狂。
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沈映星此举用意何在?
读书为的就是名和利,以及施展自己的抱负。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抓住,那就是傻子了。
就算不喜欢沈映星这个皇帝,只要他们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