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周,电影《周处除三害》票房报收4亿,排片量持续走高。”
“歌手满舒客被曝传染HPV病毒,引发圈内持续热议……”
“好莱坞进口科幻/动作大片《沙丘2》上映,票房并未达到预期,引发全网对好莱坞进口片质量热议。”
……
3月份又到了冷门档期,圈内除了电影开机拍摄的消息外,其余都没什么热度。
直到3月11日,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公布获奖名单,《奥本海默》斩获7项大奖时,总算是引发了一波热议。
“小日子这两年好像越来越跳了?”
“就应该再给他们投几颗小男孩,让他们尝尝鲜,嘿嘿。”
“听说明年又要搞阅兵仪式了?期待一波,希望咱妈能给那些跳得欢快的家伙们来点精神刺激!”
“……”
对于《奥本海默》拿奥斯卡奖,陈飞并没有感觉很意外。
毕竟这几年的好莱坞市场里,能称得上“正儿八经”的现实题材电影,早已经是屈指可数。
放眼望去,满是《速度与激情10》《变形金刚7》《神偷奶爸4》这类“恰烂钱”的续集作品。
大家都在翻来覆去的炒着之前的IP冷饭,剧情套路化到观众甚至能提前预判台词走向!
就连曾经让观众趋之若鹜的进口商业大片,如今也集体拉胯。
《沙丘2》的票房滑铁卢不过是最新例证罢了。
宏大的沙漠奇观特效虽没掉线,可单薄的人物弧光、拖沓的叙事节奏,还是让不少观众走出影厅时直呼失望。
要知道,放在十年前,这样的好莱坞视效大片,随便一部都能轻松拿下10亿票房。
可如今,却早已连预期的一半都难达到。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在于观众早已对好莱坞电影乃至其背后的文化符号彻底祛魅。
早年间,国内电影工业尚弱时,好莱坞大片靠着超前特效和个人英雄主义叙事,轻易就能收割票房与口碑。
但现在却不同了,从《鬼吹灯》1:1复刻打造的深海场景,到《流浪地球2》里震撼的太空电梯特效……
国内电影的视效水准早已能与好莱坞同台竞技,甚至在细节真实度上更胜一筹!
更关键的是,国内观众早已经过了只看特效的阶段。
人们更多的开始追寻起了特效之外的剧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