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蔓延的进度?
还是说,它在等着什么?
墨画拿捏不准,他对大荒“饥灾”的认识太匮乏了,也不曾见过相关的族志和文献。
墨画沉思片刻后,取出一些令旗,插在了饥灾蔓延的边缘之地,并对巴山和巴川长老吩咐道:
“派几个蛮兵,轮流在这里盯着。一旦草木枯萎的界限,越过我插的这些旗子,立马向我回禀。”
巴山和巴川连忙道:“是,巫祝大人。”
之后墨画便返回了术骨偏部。
饥灾的蔓延,暂时停止了,虽然不知什么时候,会继续扩散,但至少眼下,有了一点点喘息的空间。
否则他们就必须尽快撤离。
这处术骨偏部,也要彻底荒废掉。
至于术骨部里的人,不用想,肯定不会跟他们走,那这一个偏部,数万人,肯定都会死在这饥荒之中。
而一旦在饥灾中,死了足够多的人……
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墨画也说不清楚。
兴衰之兆,必有所始。
吉凶之势,必象其德。
墨画只是隐约猜测,这绝对不可能是好兆头。
甚至极有可能,会是某个大灾厄的源头,是某场大劫的“铺垫”……
但无论之后会发生什么,该做的事,也还是要去做的。
回到术骨偏部后,墨画便将自己在乌图和兀鲁山界,所研究并实践的那一套,完全搬了过来,一点点教给丹朱。
包括,如何信奉神明,严禁滥杀,平抑权力,均分财富,爱护老人,善待蛮奴,教化孩子……等等。
这一套并不算高明,但却十分实用。
实用的举措,比完美的“理论”,要更有益。
有些时候,尽力去做,哪怕有些笨拙,有些粗糙,并不完美,但也已经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而知行合一,以“行”易“知”。
通过这些行为举措,墨画也在向丹朱“灌输”一些,真正造福苍生,顺承“大道”的理念。
让丹朱学会,如何“改造”蛮族的部落。
他希望有朝一日,丹朱能不辜负他的“期望”,成为丹雀部,乃至朱雀山界的明主。
甚至,能进一步成为,改变整个蛮荒的“英雄”。
这样墨画作为先生,也足以欣慰了。
丹朱也欣然接受墨画的“教导”。
哪怕他是少主,他是金丹,是丹雀部千年难遇的天才,但对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