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黄台吉看似一直牢牢的掌握着清廷的权力,但是实际上不过是依仗着连胜的威望,开疆的利益,以及手中两黄旗的军力,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以此才能将权力一直攥在自己的手中。
正因为如此,所以八旗的实力从来都不均等。
两黄旗被称为内二旗,黄台吉在继位之后,就一直不断的加强两黄旗的实力,不断的从各旗之中抽调牛录,不断的各处征调精锐入内,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权柄,削弱反对派的势力。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
虽然吸纳了西军、明军诸镇大量的骑兵。
但是在骑兵的战力与数量之上,靖南军比起清军,仍然还有相当长远的距离。
在吸纳诸镇骑兵之前,陈望麾下的家底不过只有七八千的骑兵,这七八千的骑兵确实历经的反复的训练。
他们的武备精良,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新式战法和训练方法,称得上是一支近代的骑兵。
但是西军和明军诸镇的归附骑兵,都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整合入军,截至此时都还没有到一年的时间,战力比起八旗的精锐甲骑来说自然是要差上不少。
比起镶黄旗这样的八旗之中的精锐,更是要差上许多。
正面硬撼,无疑是难敌清军骑兵。
尤其是为了保护右翼,陈望几乎将所有的久经训练的新式骑兵都交给了陈功带领。
曹变蛟所领的骑兵,基本都是归附的西军与整编后的明军诸镇骑兵。
曹变蛟领着这样的一支骑军,能够和清军的镶黄旗并万余的蒙古轻骑打的有来有回,实际上早就已经远超过陈望起初的预料了。
只此一点,曹变蛟便已是可称名将。
就在陈望的沉思的时候,代正霖在这个时候,走到了近前,启禀道。
“清军部署在宫村铺的重炮部队正在转移,往中央而来,同时清军正从北方调集更多的重炮运送渡河。”
代正霖指着正北方,清军中军的前阵位置,沉声汇报着。
“此番清军南下,将一应重炮全部调遣而来。”
“经由松锦、京师两战,结合情报司所探情报,清军起码拥有超过九十门以上的重炮。”
陈望的双目微眯,转头看向北方。
很多时候,很多人对于清军会有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就是认为清军在火器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