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六月初三,开封。
初夏的晨光洒在开封城头,昨夜的露水在垛口的青苔上还未全干,整座古城便已在温热的风中苏醒。
南薰门外的官道上,车马辚辚,蔬果的新香混着尘土气息,飘进这座欣欣向荣的省府。
护城河边的垂柳绿得正浓,柳絮早已落尽,只剩下细长的枝条在微风里轻摇。
河水比去岁清明了许多,能看见妇女们在石阶上浣衣,槌棒声伴着说笑传得老远。
城门的甬道之外,菜农们担着满筐的时蔬,商贾们赶着车架满载着货物排着队伍等待着军兵的检查相继入城,去赶城中的早市。
城墙上还留着前些年景战火的痕迹。
几处坍塌的垛口用新砖匆匆补过,颜色深浅不一。
箭楼焦黑的梁柱已经换新,但是还散发着新木的香气。
可这一切,到底还事实掩不住开封的繁华。
相国寺前早市人声鼎沸,羊肉汤的香气从巷口老店飘出,跑堂的吆喝声格外宏亮。
银匠铺里叮当作响,绸缎庄前顾客盈门,而最热闹的是便是不久之前新开业的报社。
报社之外,一众少年早已翘首以盼,将社门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少年的眼睛紧盯着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脸上混杂着期待与焦急,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如同清晨的雀鸟。
等到几名身穿着青色官服的靖南军文吏走出社门之时,这些少年皆是露出了喜悦的神情,欢呼雀跃了起来。
“出来了!出来了!”
随着文吏走出社门,一捆捆墨迹未干、散发着浓郁油墨清香的报纸也被抬了出来。
这些报纸被整齐的垒放在社门前的空地上,很快便堆起了一座白色的小山。
“都排好队!按事先到达的顺序来,不许挤!”
一名管事模样的文吏高声维持着秩序。
“有扰乱秩序者,立刻开革报童身份!”
听到文吏的训斥,一众报童们再不敢拥挤,立刻乖巧的在报社的门口排成队伍。
只不过虽然队伍还算整齐,但是他们一个个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往前看,毕竟是少年心性有些按耐不住。
一直以来板着脸的文吏看着眼前的场景,到底还是没有办法保持着严苛,有些无奈了笑了一笑,声音也温和了许多。
“都不要着急,一个个来,社里的报纸只要登记在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