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他登位后,撤换大小统领,其中新任南衙禁军统领为窦山。
窦山曾在那夜宫中大乱时,替逃帝挡了一刀,便算得上成了逃帝心腹,如此,当逃帝手中无人可用时,便提拔窦山为南衙禁军统领,又因着他心中还不算十分信任窦山,便没将他留在京中,而是命他出京往雁青关对付外敌,任命为那十三万兵马之副将。
如此,当那十三万兵马入中州时,窦山与老郑王里应外合,斩杀逃帝心腹将领,控住了这十三万兵马。
十一月,赵家十五万兵马并窦山手中十三万、老郑王手里五万兵马,共三十二万兵马汇合,分成四路攻占城池。
赵家本是效忠于萧氏皇族的猛将,自萧氏立国至今忠心为国,在百姓中名声极盛,民心所向,万昌帝如此残暴杀戮,地方官员纷纷投诚至赵家。
萧氏本就是强弩之末,又内斗已久,手中更无悍将猛兵,以武敌不过赵家,很快呈衰退之势。
各地亦有人趁乱揭竿而起,但都不成气候,没有民心,赵家的军队渐渐将各城池占据。
翻过年眨眼间便又一年三月了,这一日禾衣正读书,收到赵霁云的信。
他的信总是没有文字的,永远只有一幅幅画,他温润又狡黠,情致满满,在那般紧张的氛围中,亦是要弄出几分甜蜜的情。
这回信里依然有几张他调情温存的画,还有他撒娇受了伤很疼的画面,禾衣看得眉眼温软。
最后一张画上,赵霁云骑在桃花背上,身上铠甲英武骁勇,他站在一处城门外,长枪直指城门,城门之上有“京”字。
禾衣心怦怦跳,立刻拿着信往侯夫人那儿去。
她到侯夫人那儿时,便见其他几位嫂子也都在,侯夫人手边正放着信,显然也收到了消息。
赵家长媳崔令宜掩嘴笑,“五弟每回写信回来都是厚厚一沓,不像他几个哥哥,只一页纸简单几个字便敷衍过去,怪不得弟妹来得迟呢!”
其余几位嫂嫂一同跟着笑,禾衣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悄悄将手里的信折好收进袖子里。
侯夫人招了禾衣过来坐下,一道说如今情况。
赵家大捷,已是入京,万昌帝在赵家军入宫前,便亲手斩杀后妃三十六人,子嗣十一人,并留下一封血书骂赵家乱臣贼子,于太极宫龙椅之上自裁,誓不臣服。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