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意味着正式跻身特权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优待。
一、政治上,举人可直接授官,通常担任教谕、主簿、州同知等正八品至从六品的低级官职;
其次,举人家庭可以免除徭役(如修河、运粮等体力劳动);
二、经济上,举人名下的田地可免除赋税,因此有许多人会将“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以逃避税收。
颜羽便是这么操作的,如今他家摆脱了底层务农的贫困,实现了阶级跳跃。
举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各地官府发放的粮食补贴,即“廪粮”。
三、法律上,举人涉及诉讼,地方官不得直接对其用刑或拘押,需先上报学政革除功名后方可审理。
平民辱骂或殴打举人,属于以下犯上。如果举人犯罪,处罚也会比平民低一等。
四、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允许举人见官不跪,可自称“学生”,官吏必须以礼相待。
举人的福利真的很好,怪不得在古代,穷人抢破头也要寒窗苦读。
......
颜羽中举后,他接受了官职,成为一县主簿。
本来,他是不想再考的,觉得举人也挺好的。
只是,朝廷的政策改变,大幅度提高官员收入,被民间学子得知后,掀起了一阵科举热潮。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再冲击一次。
中举后,可以不用再参加乡试,能直接报名参加会试。
功名终身有效,即使会试屡次落第,仍可保留特权。
又要拿海瑞做例子了,他中举后考了三次会试,都没考上,只好以举人身份入仕。
那么问题来了,颜羽已经入仕当官,他还能参加会试吗?
朝廷并未明令禁止已授官的举人参加会试,理论上他们可申请“请假应试”。
《明会典》就有记载,地方教官(如县学教谕)若为举人出身,可申请参加会试。
比如说,王阳明最初以举人身份担任兵部主事(正六品),请假考试,在弘治十二年中了进士。
中举就像是考上了事业单位,依旧可以保留职务,半工半读参考公务员。
会试的录取率很低,只有5%-10%。
而当官后事务繁杂,备考时间不足,因此许多举人选择安于现状,放弃科举。
如果你请假多次,还没考中进士的话,还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