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次征讨簏川,兵部尚书王骥等人考虑到,明军连年征战平息叛乱,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簏川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于是,王骥上奏朱祁镇,希望皇帝能撤兵回京。
朱祁镇也许是看到空空如也的国库,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意见。
后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国力迎来较大衰弱。
周边的藩国开始离经叛道,规定的每年朝贡,得过且过,以各种理由推脱。
这就是羁縻政策的弊端了,当宗主国的实力下滑的时候,给予充分自治的藩国,就会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他们选择依附大明,要么是无奈之举,要么是有利可图。
朝贡,听起来是个贬义词,可对于那群藩国首领来说,是一次绝佳的赚钱机会。
明朝从建立之初,对于藩国朝贡,始终秉承着扶贫的心态去对待。
通常,大明朝廷回礼的时候,都会远超朝贡数额好几倍,以此来维护统治。
朱祁钰是个生意人,这种亏本买卖他是肯定不干的。
人心会变,祖宗之法也要变!
于是,在景泰年间,前来朝贡的藩国越来越少。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明朝廷再也没有那么大大方方了。
既然无利可图,那我何必再表现忠诚呢?
因此,自从朱祁钰登基之后,越来越多藩国首领,见到捞不到钱后,开始阳奉阴违。
......
最显著的代表人物,就是思禄。
这小子又开始了,趁着明朝内部权力斗争,派兵占领了几座城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思禄并不敢做得太过分,他也害怕走上老爹的不归路,见好就收。
现在是明朝,在朱祁钰的治理下,又恢复了之前的荣光。
然后那群藩国首领,不约而同的恢复了朝贡。
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明朝富得流油,就想回来分一杯羹。
朱祁钰表现得很强硬,他就是要打破常规,谁规定的,回礼就要比朝贡价值更高?
所谓一次不忠,终身不用,他已经将一部分藩国首领,列入了黑名单之中。
如今,到了收拾你们的时候了。
于是,朱祁钰委任两广总督府征兵十万。
这十万人,大都是步兵。
特殊兵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培训,现在等不了那么久了。
再加上,东南垭丛林密布,丘陵山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