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了寻得一线生机。
在当地土著的积极配合之下,明军“清除文化”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从大明本土来的建筑工人,正如火如荼的建设学堂。
......
景泰十七年,明朝的工人数量,第一次超过农民数量。
同样是体力劳动,相较于种田,打工真的可以赚得更多。
说个数据。
如果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在田地里劳作,靠着贩卖农作物,每户家庭每年的收入,大概只有1000两。
你只是单纯的卖粮食,真的赚不了几个钱。
虽然粮食是硬通货,但是在和平年代,就是普普通通的产品,价值高不到哪去。
但是,如果你出去打工,无论是进厂拧螺丝,还是进工地搬砖,只要不是浑水摸鱼的懒汉,年收入单人至少能有5000两。
现在明朝的就业机会很多,最近十年里,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新建大型工厂,每个项目至少要招工50万人。
二期车船厂为了赶工期,甚至还要招收200万人。
除了官府招工,民间也开办了许多工厂,各行各业都有。
底层打工人是不需要你有太多专业技能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做着重复的动作。
换句话说,是个人都能去干。
从景泰十年起,明朝,正式迈入了工业时代。
朝廷营部公开招募外出建设的工人,单价通常是当地建筑工人的2-5倍之多,具体看远近。
比如说,本次的阿三半岛,距离大明本土并不算太远,所以月薪只有2倍。
即便是背井离乡,可能一去就要五六年才能回来。
到各省府的营部分部报名参加的工人,络绎不绝,排队长龙足足有一千米以上。
有人算过,只要五年时间不回家,就能净赚十万两!
也许有人会问,才十万两,能干嘛?
不要被上流社会的娱乐活动所影响,十万两的购买力,真的不低。
据户部统计,景泰十五年,劳动人民一家四口每年支出约500两。
500两,已经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了,不是那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肉的苦逼日子。
哪怕你每周有三天吃肉,你也花不上500两。
朱祁钰有意维护市场物价,凡是涉及到民生的产品,比如说鸡鸭牛羊鱼等等食物,价格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