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贝格急得跺脚,“我还是早日上京,去觐见父皇。”
“额......”宋康额头上三条黑线。
一个满脸胡子渣的粗犷汉子,跪下来跟眉清目秀的君父拜道:“参见父皇”。
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关键是,你小子跟我家君父有何血缘关系呀?
“父皇”是你想叫,就能叫的吗?
旁边的明军战士有人听到这边的谈话,也是无语至极。
见过舔的,没见过这么舔的。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对苏莱曼·贝格的整体观感,还算良好,觉得对方为人处世挺不错的。
......
有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
但是无条件的付出,绝对会有回报。
说的就是小羊国对大明海商的免税政策。
有精明的商贾算过账,如果改道从小羊国港口上岸贸易,如果运了一船丝绸成衣,将节约至少五万两的成本,包括运营运输成本和关税。
这些年,奥斯曼帝国凭借着与大明王朝做生意,确实富裕起来。
但是,人的欲望无穷无尽。
穆罕默德二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奥斯曼偷偷的增加了上岸关税。
一直以来,大明海商在奥斯曼帝国做生意,暂时没有贸易税的。
所以,对于上岸关税,他们的接受程度还算比较高。
毕竟,离开大明港口也要缴纳定量关税呢。
相比大明的关税,奥斯曼帝国的关税,就显得有些贵了。
开放海禁这么多年,出海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大明朝廷一成不变的出境关税竟然会随之水涨船高。
众所周知,大明海关收取的,并不是根据你的购物成本,而是固定价格。
海关给每一种出海货物都列下了清单,比如说,一斤丝绸成衣就要收取一百两,一斤茶叶就要收取五百两.......
这个价格,放在十几年前,那是非常便宜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埋怨税负繁重,甚至觉得,哇塞好便宜,这税收了跟没收一样。
可现在呢?出海的人多了呀,带出去的资源也多了。
你也知道的,汉人最擅长的,就是内卷!
虽然说,无论多少中原货物,在海外都能消化,远远地供不应求。
但是,就有很多人为了早些抛货,将价格一路压低。
十五年前,一斤丝绸成衣在海外的价格,大概是两千两。
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