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琛,你如今有何感想?”
“君父,下民知道错了,还请恕罪。”
“错在哪?朕并没有认为你错啊。”朱祁钰笑道,“最起码,你与别人不同,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冯琛愣住:“君父,当真是这么想的吗?”
“君无戏言。”
见到冯琛放下心防,朱祁钰继续问道:“朕问你,你觉得,朕在过去二十年里,大力扶持资本,发展经济,是对是错?”
冯琛低头思索一番,他摇摇头说:“有利有弊吧。”
朱祁钰摆摆手,让殿里的侍卫离去。
“何出此言?但说无妨。”
“下民不知君父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政策?”
朱祁钰忽然站起身来,他双手负在身后,走出乾清宫,望向顺天府的万家灯火,语气平静的说道。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朕,朕只有一个信念。”
“让天下万民能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
“他们啊,穷了几千年,也苦了几千年。”
冯琛望向那道高大的身影,情不自禁的神色动容。
不知为何,长久以来,他一直坚持的信念,在此刻轰然倒塌。
“或许,君父是对的。”
......
“君父,为何愿意听我一言?而不是去询问栋梁大臣?”
“朕听说,你是工人的儿子。”
冯琛点点头。
他的父母很早就不做农耕了,在时代的浪潮推动下,进厂当了流水线工人。
当然,进的不是朝廷的大厂,而是民间富商建立起来的小厂。
尽管公厂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岗位,但数量始终有限,哪有那么容易进去?
景泰二十年刚做完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大概5亿。
这个数据不要以为很少,真实历史中,根据《明实录》和现代学者的研究:
明初(1393年)人口约 6000万(洪武二十六年的官方统计)
明中期(1500年前后)人口恢复至1亿至1.3亿。
再说个历史数据,在15世纪中叶,全球人口约4-5亿。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人口大国。
现在这个5亿的数字,除了朝廷鼓励生育,人民生活越好越愿意生孩子,除此之外,还因为领土扩张,被新纳入大明国籍的人口。
如今最赚钱的途径,唯有经商。
这是一个“你只要肯低头弯腰,就能捡到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