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三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
华兴集团在沿海经济特区的投资版图已蔚为壮观。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贯通南北,港口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
在这些特区,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年轻人穿上了时髦的牛仔裤,商场里陈列着进口家电,街头开始出现私人经营的餐馆。
但对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洪涝大国而言,这些改变仍如投石入湖——涟漪虽美,却远未波及整个湖面。
三年前,华兴建业以其标志性的"安居"模式,将特区房价牢牢锁定在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范围。
八百元一平的价格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整个行业头顶。
各大房企纷纷转战内陆,带着在特区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内地城市开启新一轮开发热潮。
当各大房企在内地新兴市场开疆拓土三年后,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入了全新的轨道:内地,全面开放了。
在这个载入史册的时刻。
一架漆着华兴标志的湾流公务机降落在蜀都机场的跑道上。
舷梯落下,四十一岁的刘光天稳步踏上这天府之国的土地。
他身着定制的深色中山装,身形挺拔。
步履间带着掌控万亿帝国的从容。
在这个万元户就是新闻的年代,这位世界级富豪,正处在企业家最黄金的年纪——既有破局开路的魄力,又有纵横捭阖的阅历。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儿子刘振华。
剪裁考究的西装取代了昔日的夏威夷衬衫。
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远处工地的塔吊上。
"爸,这里的楼都不高。"
"正因为不高,才有我们来的意义。"刘光天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声音里透着掌控全局的从容,
"三年前我们在特区立了规矩,现在..."
他望向这座正在苏醒的古城,一字一顿:
"要来立这里的规矩了。"
机场出口处,两拨泾渭分明的人马早已静候多时。
一侧是省政府派来的三辆黑色红旗轿车,车身庄重沉稳。
分管经济的副省长站在最前,身后跟着几位干部模样的随行人员。
另一侧则是华兴集团先期抵达的高管团队,五辆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