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尹小彪受高凡的启发,干起了老旧设备拆迁的业务。
他的业务模式,是免费或者象征性收费地帮业主单位进行旧厂房、旧设备的拆迁,条件是拆下来的各种废旧材料归他所有。
尹小彪建立了一个废旧物资回收翻新的体系,一枚旧螺丝、一根旧弹簧,他都能够搜集起来,清污除锈之后卖给那些没有条件获得生产资料的乡镇企业。
这几年各地的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拆迁业务也与日俱增。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一家旧企业里的破铜烂铁值不了多少钱,如果有人能够免费帮他们进行拆除,他们可以省掉一笔拆除费用,付出的仅仅是一些废旧物资的残值,这笔生意是非常划算的。
而对于尹小彪来说,拆除旧设备的成本并不高。因为在这个年代里,劳动力是非常廉价的。旧设备上能够回收的零配件以及废旧金属,反而是价值不菲,销售出去之后的收益除了抵偿劳务支出,还有非常丰厚的利润。
尹小彪读书的时候成绩很一般,但做生意却非常有头脑。他很擅长总结经验,也舍得花钱采购各种拆迁工具,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拆迁的成本。
曾经有其他人试图复制他的业务模式,做了几个项目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无法像尹小彪这样控制住成本,也缺乏销售废旧零配件的渠道。
尹小彪起家的时候,曾经得到水南商人柯水龙的帮助,后来他知道柯水龙借给他的钱其实是高凡垫支的,但他对柯水龙的感激之情并未因此减弱。
他感激高凡和柯水龙的方式,就是学他们的样子,无私地为其他人提供帮助。他给自己个规矩,每年需要把赚到的利润拿出5%至10%,用于做公益事业,这条规矩一直执行至今,从未中断。
随着几年的扩张,目前他的业务已经覆盖了茂林周边几省,在穆阳这边也接过十几个工程。按照惯例,他把在穆阳赚到的钱,拿出了一部分捐助给穆阳的希望工程,此举受到了好几个政府部门的关注。
曾经有几次,因为危房等原因,有农村的学校向上级申请紧急拨款,而当地财政却无力拿出钱来。尹小彪正好听说此事,便出钱帮政府解了围。这些事情传到省财政厅,财政厅专门派人去向尹小彪表示感谢,胡冬明就是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