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完全由我们公司提供,直到刊物可以自负盈亏。”
高凡直接打消了袁小艳的疑虑。
袁小艳笑道:“那我就感谢高总的慷慨相助了。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好端端地要提供经费让我去办一份刊物,目的是什么呢?”
“你还记得当初我让你组织的那一组关于稀土的稿子吗?”
“当然记得,那可是我淘到的第一桶金呢。”
“我不是说给你的经费,而是说你写的那些文章。”
“记得啊。那些文章不都是高总编出来的故事吗?也就是从那件事里,我才真切地理解了啥叫儒以文乱法。几个小故事,愣是影响到了国家的政策,听说还直接打击了日本的稀土产业,实在是惊人的手笔啊。”
“想不想一直干这样的事情?”
“高总,我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呀。”
“不影响你的良知啊。”高凡道,随后收起了调笑的表情,说道,“我是认真的。你刚才说过,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国内社会,而是会波及到全球。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崛起将会重塑世界版图,我们将面临一次百年未遇的大变局。
“在这个过程中,会诞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舆论场上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声音。我们要想不受干扰地做事,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喉舌,即便不说主导社会舆论,至少也要起到对冲各种阴风浊浪的作用。”
“你不会是又在忽悠我吧?”袁小艳半信半疑地问道,“我可不再像当年在学校里那么天真了,你这些耸人听闻的话,对我是不起作用的。”
“可是你还是信了,对吗?”高凡自信满满地说道。
“信了一半吧。”
袁小艳不得不承认,作为北大人,这种宏大叙事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刚才高凡那一通慷慨陈词,真的让她有些热血澎湃的感觉。
“你说的刊物,就是你想要的喉舌?”袁小艳问道。
高凡道:“至少是喉舌的一部分吧,取决于你能够把这份刊物做成什么样。”
袁小艳问道:“国家有这么多大媒体,都是喉舌,影响力也绝对比民间的刊物要大得多。你自己办一份刊物,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高凡摇摇头:“国家媒体局限性太大了。有些话,民间刊物可以说,但国家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