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昏黄的灯光下,两颗脑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窗外是渐沉的夜幕与零星初现的灯火,窗内是笔墨纸张的沙沙声和着彼此清浅的呼吸。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自有一种脉脉的温情在流淌,驱散了武修文心头的孤寂与压力。
他知道,她懂他的坚持,也懂他的不安。她正用这种无声的陪伴,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
这天晚上,武修文刚把最终修订好的教学计划收进文件夹,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接起。
“喂,是武修文武老师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苍老,但十分客气的中年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
“武老师,您好您好!我是陈晓鹏的爸爸,陈志强。”对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感激,“冒昧打扰您了!这次期末考试,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家晓鹏,数学从来没考过这么高的分数!九十六分啊!他回来高兴得不得了,说现在最喜欢上数学课了!”
陈晓鹏?武修文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是那个平时有些内向,但思维很缜密的男孩。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是晓鹏自己聪明又努力。”武修文连忙谦逊地回应。
“不不不,武老师,真的是您教得好!”陈志强的语气十分诚恳,“孩子回来说,您上课特别有意思,讲得都能听懂,还经常鼓励他们。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学习进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了兴趣,这比什么都强!武老师,您是有水平的老师!我们家长都支持您!”
又聊了几句,再三表达感谢后,对方才挂了电话。
武修文握着手机,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家长直接的、朴素的肯定,再次给了他巨大的慰藉和力量。这通电话,比会议上任何形式的表扬都更让他感到踏实。
然而,现实的考量也紧随而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武修文去教导处送材料,正好碰到梁文昌主任在和人通电话。门虚掩着,梁主任略显无奈的声音隐约传出来:
“……是啊,成绩是很好,李校长也很赏识……但是老兄,你也知道,编制名额紧张,盯着的人多……他之前松岗那边的事,虽然我们清楚可能有问题,但毕竟没有明确结论,总归是个隐患……上面考察,这些都是要综合衡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