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说服自己承认失败也是一件难事。
很显然现在关东军是要将自己的老本送上桌去决一死战了,陈知文当然是一万个支持,只要不要让自己掺和进去就好了,不管你们怎么去打,反正自己在后面看戏就好。
所以陈知文点点头,同意了司令官的辩解,只是抱歉的告诉他自己肯定是不能陪着你们去送死了。
陈知文这次坚决不会去前线,毕竟那些那些大人物现在也是一个不剩,只要去了前线的,现在都回不来了。
在构建前线指挥部的时候,关东军司令部里也是抽调了很多人去前线,大概一半的工作人员被抽调去前线,现在一个都没有回来,一开始陈知文在司令部的食堂里吃饭,人都是满满当当的,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在干饭这件事上是非常的积极。
只是现在陈知文再去食堂吃饭,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人已经是稀稀落落,而且也没有了笑容。
大家都有朋友或者是亲人在前线回不来,除了陈知文之外,其他人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这场战争的失败给关东军带来的损失不仅是在士兵和装备上,更多的是在人才上。
人才永远是关东军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了人才,关东军的发展就会停滞下来。
这场战争的失败对司令部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惨痛的事情。
要知道去前线的参谋都是司令部里最优秀。最积极的一批人。
关东军乃至整个日军陆军的培养体系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重视参谋的功能,重视参谋的位置。
不管是哪个派系在培养年轻人的时候都喜欢将优秀的、值得培养的人才放在参谋的位置上。
如果去探索那些将军们的过往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将军都有过当参谋的时候。
在司令部里当参谋,可以对大局进行思考,并且还能看出一个军官的智慧和作战能力。
这次去前线的参谋大多都是最为优秀的人才,现在这些人才全都被葬送了。
这让关东军司令部里的氛围是非常的凝重,因为这已经是伤害到根本了。
司令官终于是暴露出了自己的目的,他希望陈知文能再次带队去前线,去和大熊进行一次谈判。
在得知自己一个外人居然要承担起这个责任,陈知文当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司令官阁下,您是想要让我死吗?要知道我上一次去大熊那边人家的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