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义的高压统治下,战争并没有给这些普通人带来任何生活上的变化,反而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凄惨。
当日本对占领区内的中国人进行日常的供应管控,在日本国内,这种情况其实也没有好多少,从四月份开始,因为粮食的紧张,日本就开始对主食进行了管控。
大米、小麦、砂糖、肉类,全部都在管控范围之内,这导致大量的日本人需要自己想办法才能解决自己的食物问题。
日本人中午有带饭盒的传统,战争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许的所谓战争红利能被普通人得到,一些绿色的蔬菜,豌豆之类的还能出现在男人们外出工作时带的饭盒中。
此时的他们能吃到大米饭,配上一勺豌豆加上一块煎蛋,这样的伙食不管在哪里都是能让人内心产生慰藉的。
但是后来这种伙食就变得越发的稀少,白米饭换成了糙米饭,一开始还会在上面放一层白米饭,来说明自己的米饭全都是白米,以此来说明自己的经济还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后来白米饭就彻底成为了一种奢望,新鲜的蔬菜也没了,家庭中的妇女们在准备午饭的时候只能给家里的顶梁柱准备一块梅子,加上一点咸菜。
不过此时的大家脸上还是有笑容的,毕竟报纸和新闻上一直在说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大家和军队一起忍耐,很快就会恢复甚至比以前要更好。
但是这种话听多了之后就会麻木,大家只是希望能早日看到战争胜利,都不希望继续这种生活。
日本人在吃苦这方面确实还是有点天赋的,他们虽然对这样的生活有不满,但是终究还是忍耐下来。
他们用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来应对眼下的苦难,希望自己能从这种境况中走出去,希望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能取得胜利。
但是他们的希望破碎了。
诺门坎这场战役算的上是一次转折点。
在战役开始的时候,日本国内的报纸上都在说皇军今天取得了什么战果,明天又得到了什么样的战果,好像对面的敌人就是不堪一击。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过去多久,报纸上的画风就变化起来,成了另一种样子,开始宣传敌人有多么的狡猾多么的危险,给大家打预防针,说这场战役确实非常的艰难。
结果到了现在就没有这场战役的后续了,报纸上也不再去说明之前的战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