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弓箭,还必须靠本土特色的和弓予以弥补。
可惜申砬并不了解曰本的历史,经过多年内战的锤炼,曰本早已培养出一批精于厮杀的资深老兵,能和负责指挥的贵族武士们相得益彰。
起初,为了避敌锋芒,尤其是士气正盛的曰本军队,申砬并不打算与小西行长直接进行全面会战。
这位朝鲜大将,计划将大量步兵安置在忠州附近的黄草岭设防,以据守山口的方式阻挡日军继续前进。
依山据守,挫敌锐气,可以说申砬的做法完全正确,可他却忘记了决定战争最重要的因素——人!
如今大部分李朝军队都士气低落,并在服从性和执行力方面都表现低下,虽然平时也不高……
以至于当小西行长所率第一军开始靠近关口,李朝守军尚未落实任何部署,从而错失了成功阻击来敌的最佳机会。
得知消息的申砬,气得破口大骂,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可惜已经于事无补!
要是再惩罚延误战机的将领和士兵,只会让李朝军队的士气更加低落。
无奈之下,申砬率领全军向北撤退到汉江以南的弹琴台,在右侧的达川江与左侧的山地间布下战阵。
既然手下士兵不敢打,那就逼着他们打!
身后就是难以迅速泅渡的河道,申砬摆出背水之阵,大有强迫士兵死战到底的特殊意味。
至于正面的空旷平原,则有利于给骑兵制造突击空间。
申砬将骑兵被集中部署在全军的中央和预备队位置,以他对占据估算,手下精骑足以进行至少两次次的大规模突击。
那些个战力较弱的步卒和民兵,则被分配在左右两翼,主要靠手中的弓箭提供火力支援,虽说作用微乎其微,但也能骚扰曰军。
只有少量持巨大木盾的精锐,被放置在前排充当屏障,但申砬清楚,即便所谓的步卒精锐,也很难应付大量曰本军队的集团冲锋。
李朝军队布防完毕,只待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到来!
万历二十年,六月七日。
小西行长在获悉有大批敌军出现后,立刻将手下第一军按固定套路布下三个作战分队。
这支百战老兵,以及拥有丧心病狂劫掠心态的军队,无论战斗力,还是执行力方面,都要远胜于李朝。
至于纪律性,要是戚家军满分,那日军和李朝九十几把。
小西行长一声令下,将一万五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