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经略辽东,除了自行承担士兵的军饷,区别于寻常军户外,还有一项重要举措,便是——以夷制夷。
可以说这是大明对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核心策略。
从最开始的朵颜三卫,到如今的建州女真,向来是培养拉拢一批,重点打击另一批,让双方保持微妙的平衡。
李成梁看似扶持努尔哈赤,在后人看来的“养寇自重”行为,实则是得到大明朝听允许的。
毕竟至少在李成梁手里,建州女真担任着看门狗的角色,没事可以对朝鲜狗叫两声,但对于李成梁这个主人,他们只会摇尾巴。
只不过任谁也没有想到,李成梁离开辽东后,出现了“高淮乱辽”之事,导致“少壮强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故成为辽东人四大恨之一。
至于高淮乱辽,到底是朱翊钧有意为之,还是这位宦官吓几把搞,张维贤就不得而知了。
他只知道此事过后,有了辽东汉人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努尔哈赤的实力。
“如松兄?他是纯粹的军人,为了国家安危,可以不顾性命,是个只得钦佩之人!”
张维贤实话实说,即便二人竞争主将之外,但他对李如松却没有什么个人恩怨。
何况当初在兵部,李如松可是帮了大忙,否则不知要被一个兵部官员,为难到什么时候。
“当真?不是口是心非?”
朱翊钧笑吟吟地看向张维贤,他想要在这个年轻人脸上,看出一些端倪。
毕竟谁担任主将,另一个就要沦为下属,心中难道一点没有意见?
却见张维贤一脸正色,丝毫没有玩笑之意。
“当真!若陛下点将李如松,臣也会尽力辅佐,齐心协力击败曰本人!”
之前所处的时代,和平发展是主旋律,即便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没办法向曰本报那血海深仇。
如今可是大明万历二十年,终于有了动手的机会,张维贤岂能轻易放过?
朱翊钧再三确认,以他多年识人之明,确定张维贤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宁可不当主将,也要去朝鲜参战。
“李如松若是成为主将,那就势必会调动大批辽东军参战。”
朱翊钧突然开口,是在对张维贤诉说,又仿佛是对自己解释。
“无论浙兵、川军、辽东军,主将是哪里人,哪里的士兵就会拥有更多立功的机会。”
“反之,其他地方的士兵,则要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