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州府三月,晨钟未响,药膳坊门口已排出一条乌泱泱的长龙。
沈青萝把算盘往柜台一扣,听着那“啪”一声脆响,心里有了谱:日进八百两,已是极限——再这么排队下去,迟早要出事。
“娘亲,后面巷口有人打架,为抢最后一盅天麻乳鸽汤。”
大宝一身青布小袍,袖口绣着细竹,手里却拎着一把比他个子还高的扫帚,显然刚从后门维持秩序回来。
沈青萝眯眼一算,再排两日,官府就要以“聚众滋事”封门。
她得在封门前,把“药膳坊”三个字,从一条街的招牌,变成满城、乃至全江南的聚宝盆。
二
“加盟。”
沈青萝吐出两个字,笔尖在宣纸上一点,墨晕开,像一枚铜钱。
二宝正蹲在地上调他的“机关算盘”,闻言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娘亲要把方子卖出去?”
“不是卖方子,是卖‘招牌’。”
沈青萝把写好的章程推给三个崽:
——凡挂“药膳坊”金字者,须缴三桩费用:
其一,加盟银三百两,一次缴清,可得三年字号使用权;
其二,每月纯利抽二成,按月结清,违者摘牌;
其三,所有药材、卤包、酱引,须从总店进,统一价,不得私采。
“那他们赚什么?”大宝蹙眉。
“赚我给的‘势’。”
沈青萝屈指轻敲桌面:
“药材我统采,成本比他们自己进货低三成;
我每月派‘巡味使’暗查,口味不稳者,一次警告,二次罚银,三次摘牌;
只要挂我的幡,就能吃我的口碑——州府第一药膳,童叟无欺。”
三宝咬着糖葫芦,奶声奶气总结:“娘亲收‘保护费’,还让他们说谢谢!”
沈青萝失笑,揉了揉她发顶上翘起的呆毛:“乖,这叫双赢。”
三
说干就干。
当夜,二宝把机关鸟改装成“宣传单空投器”,百来只木鸟扑棱棱飞遍七县,鸟腹里塞着同样的绢纸:
——“药膳坊”招募分号,限额十家,先签先得,三年包赚。
次日,总店门槛被踩低三寸。
沈青萝让大宝坐镇账台,自己则把后厨寒泉眼堵了半孔——让灵泉出水量缩减,刻意造成“供货紧张”。
“想拿货?先交定银。”
她抬手写下一排小字:
“加盟意向金,五十两,不签可退,签了抵三百。”
只半日,意向箱鼓成了小肚子。
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