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市长与高育才进行了联系。
之前,高育才对王市长不太感冒。
王市长深受李省长器重,弄的他这个常务副省长比较被动。
但在王市长调离省政府之后,他与王市长就没啥矛盾了。
虽然王市长与李省长关系好,但是谁不想与主要领导关系好?
高育才人马的主要班底在新平市,在他调到省里工作之后,有些人马被调到了省里和市里。
比如梁同伟,原来不过是新平市下面一个县的公安局副局长,在他的不断提携下当上了新平市公安局长,新平市副市长。
在他当上副省长后,把梁同伟弄到了省公安厅当上了副厅长。
又过两年,调到了济州市当上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高育才原来在东陆大学法学院教书,与政法口的领导关系比较近,同时梁同伟本人一直在政法口干,也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如此一来才能调到济州市任职。
吴清良虽然在济州市根深蒂固,但也没办法让济州市全是清一色的吴系人马。
不过,梁同伟在当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后,与吴清良相处的不错,总的来说,在官场上相互配合占主流,极度对立占少数。
高育才看的出,吴清良在济州市的时间不多了,下一步谁会在济州市当政?
极有可能是王市长。
在这种情况下,王市长伸出橄榄枝,他要是不接住,就不好了。
王市长与高育才搭上了线,下面就需要一些合作,而合作的事,王市长不方面出面的地方就交给宁心远去做。
第一个合作的地方,便是与梁同伟的接触。
梁同伟作为公安局长,在济州市属于实力派官员。
梁同伟如果与王市长坚决站在一起,对王市长非常有利。
在高育才的授意下,梁同伟采取了一点主动,王市长是官场上的潜力股,之前他就想着怎么与王市长接近,如今有了高老师的授意,就不必顾忌什么了。
梁同伟和王市长不一样,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干部,从基层升起来的干部有一个特点,就是精于官场上的人情世故。
没办法,想在基层那个地方脱颖而出,不懂官场人情世故只有死路一条。
而王市长一参加工作起点就很高,之后在中办工作了近二十年,没在基层干过,如果说干过,只是在基层挂过职,而他挂的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