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难不倒王书记,王书记在会上讲了,年轻干部交流也要包括济州市的年轻干部。
因为济州市的干部也在省城,相当于是省里的干部了,让他们去各地市去,就是去艰苦的地方锻炼了。
王书记跟省委组织部讲,济州市要安排一些年轻干部到各地市去锻炼,让省委组织部在做方案的时候,把济州市的干部也列进去。
省委组织部想着只要济州市的干部愿意到各地市去,那是好事,有什么不同意的?就怕济州市的干部不愿意到各地市去。
方案拿出来后,就交到省委梁书记那里批,批过之后,就可以实施了。
这一实施,王书记就具体和省委组织部的领导讲了,要让宁心远去新平市那边接受锻炼。
宁心远现在是副处级干部,如果调到新平市去任职,担任新平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比较好,可又不符合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意思。
年轻干部应当到基层去从事一线工作,才符合培养锻炼的要求。
省委组织部给各个地市发了通知,要求他们上报需要接收年轻干部过去挂职的职位。
新平市报了一个市招商局副局长的职位,根据各地市所报的职位,省委组织部进行人员的安排调配。
如此一来,省委组织部按王书记的要求,让宁心远去新平市招商局挂职。
新平市之所以报了市招商局的职位,是想着让省里的年轻干部过来后,能帮市里招一招商。
市里头没想到会让宁心远这个济州市的干部过来。
在新平市的干部看来,应当让省直机关的年轻干部过来,这样,说不定对新平市的招商工作有好处。
结果,市委组织部接到通知,说是派了一名济州市的干部过来,市委组织部长接到通知后,就向张友林作了报告。
当张友林听到宁心远三个字的时候,一下子想起第一次与宁心远见面的情景。
“怎么是他?”
张友林问了一句。
组织部长道:“省委组织部说,他年龄不大,在济州市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了,到我们这里,正好挂职招商局副局长。”
张友林坐在办公桌前想了想,问:“省委组织部没说为什么这么安排吗?”
组织部长道:“没说,只说了宁心远一向表现很好,在济州市就帮着市里招商,现在愿意到新平市挂职,一定能帮新平市做好招商工作。”
张友林在调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