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百多万两金银摆在面前的震撼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没有体会过,甚至难以想象。那不仅仅是数字的冲击,更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巨大震撼。
而现在,此刻,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种头皮发麻、心跳骤停的感觉.....
当一口口沉重的箱子被侍卫们“哐当”、“哐当”地接连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就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已经齐刷刷地、不受控制地落在了这些敞开的箱子上....
准确地说,应该是死死地钉在了这些箱子里那堆积如山、闪烁着诱人而又刺眼光芒的金银财宝上。
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官银锭子,码放得整整齐齐,像一座座小银山;里面还混杂着厚厚一沓沓的巨额银票,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条,以及一些显然是来不及变现、直接当作“硬通货”献上来的房契、地契....各种财富形式汇聚一堂,直观地展示着什么叫“富可敌国”。
“朱御史。”老朱的声音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满意和自豪。
“臣在。”朱煐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心里头却在哀嚎:又来了!又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这简直是弄巧成拙,求死不成!看老朱现在这眉飞色舞的架势,哪里还有半点要处罚自己的意思?分明是要搞一场盛大的表彰大会!自己怕不是又要被重赏?一想到这个,朱煐就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不过事已至此,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也就只能“坦然”受之了....虽然这“坦然”里充满了苦涩。
“你之前跟咱提过,要重开稷下学宫,为大明培养人才。咱思前想后,觉得此事甚好,意义重大!”老朱目光扫过下方依旧处于震惊中的百官,声音洪亮,“正好,借着今日的这个时机,咱就将此事拿出来,到朝堂上议议。”
老朱嘴上说是“议议”,可那言语之间,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却压根没有半点要和大家商量讨论的意思,完全就是通知。他也不管百官那错愕、茫然、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的目光,直接自顾自地开口下达了命令。
“稷下学宫,日后将成我大明第一学府,是教化天下、遴选英才的重地!这等关乎国本的大事,自该有咱亲自挂帅一份!”老朱一拍龙椅扶手,定下了基调,“即日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