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日清晨,霍芬海姆训练基地空旷得有些陌生。
往常充斥着球鞋摩擦草皮声、呼喊声和沉重喘息的地方,现在只剩微风偶尔刮过塑胶跑道发出的呼呼声音了。
这下好嘛,严渊真成了霍村的“守村人”了。
今天,他在小健身房里完成了一组特别柔和的恢复性拉伸和低强度踩单车后,才慢慢踱回自己的公寓。
膝盖的滞涩感几乎消失了,系统和队医给他的反馈都说他恢复的很好。
比赛晚上八点才开始,等待的时间有点无聊。
他强迫自己睡了个午觉,醒来后又接着分析了两场欧冠比赛,比赛时间终于在一分一秒的逼近中来到了。
打开电视,球场的喧嚣瞬间涌入安静的公寓,法兰克福主场的红色海洋在屏幕上沸腾。
严渊调低了一点音量,把那个笔记本端正地放在膝盖上,手里攥着一支笔。
他要开始“做作业”了。
解说员熟悉的声音开始预热,分析阵型,介绍首发。
当镜头扫过霍芬海姆替补席,严渊的目光短暂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更加专注地看向屏幕。
比赛的开局印证了纳格尔斯曼的预判和严渊笔记上的标记:法兰克福异常凶猛。
他们的高压像一张韧劲十足的网,从锋线开始层层铺开,凶狠地拦截、围抢,不惜体力地奔跑覆盖每一个可能的空间。
霍芬海姆的传球线路被切割得七零八落,严渊眉头微锁,笔尖却飞快地在纸上移动:
【法兰克福开场:4-4-2压迫阵型->实际变种4-2-4,双前锋+边锋内收施压极深。 我方左后卫舒尔茨持球压力源头: 对方右前卫……建议:右前卫(阿米里)后撤更深接应;或中卫提前至中场线协助传导……】
严渊分的清主次,他并没有记下每一次逼抢、每一次断球的具体位置,而是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入到比赛场上的关键节点。
法兰克福进攻组织时的核心路径,防守阵型转换中的薄弱环节,己方球员在高强度压迫下暴露出的接应习惯和思维模式。
每一段简短的分析背后,都是对位置、距离、空间利用效率和潜在风险点的快速拆解。
比赛在法兰克福持续不断的冲击中推进。
上半场中段,法兰克福前锋阿莱,这个身材高大的支点,利用一次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