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紫金山巅,观星亭。
宋青书将最后一封关于安抚漠北降众的方略批复完毕,轻轻搁下笔。
窗外,已是三更时分,月华如水,将整座石头城的轮廓勾勒得静谧而又雄浑。
他缓步走出帅帐,杨逍早已在门外等候,神情肃穆。
“教主,真的决定了?”
宋青书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那枚象征着明教最高权柄的圣火令,与那方武林盟主的玉印,一并放在了杨逍手中。
“杨左使,这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他的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我于武道,尚有一丝未解之惑,需寻一处绝地,闭关静悟。短则三五年,长则……归期不定。”
“这明教,这盟主之位,便托付于你了。”
杨逍的身体,猛然一震。
他看着手中那两件重逾千钧的信物,又抬头看了看那个依旧神情淡然的年轻人,那双本该看透世事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不解与……一丝挽留。
“教主春秋鼎盛,正当君临天下,为何……”
“因为这君临天下,从来都不是我的道。”宋青书笑了笑,那笑容,洒脱,而又带着一丝告别的释然。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杨逍的肩膀。
随即,他毅然转身,在那位为明教操劳了一生的光明左使充满了无尽复杂与敬佩的目光注视之下,身形几个起落,便已如一道没有重量的青烟,消失在了那茫茫的夜色之中。
他没有回武当,更没有去峨眉。
他只是独自一人,登上了这金陵城的最高处。
他立于亭中,凭栏而望。
目光向西,越过千山万水,仿佛能看到那云雾缭绕的峨眉金顶。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怀中那支温润的玉簪,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那道在嵩山古松之下,静静等候他的青衫身影。
就在此时,千里之外,峨眉山巅。
一袭素服的周芷若,正于月下练剑。
她手中的长剑,不再有半分昔日的戾气,一招一式,圆转如意,竟已隐隐有了几分太极的圆融与九阴的灵动。
她心中忽有所感,猛地停下了手中的剑,下意识地,抬头望向了那片被无尽星空笼罩的、遥远的东方。
她什么也看不见,可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如雨后初晴般的、动人的浅浅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