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独立团的训练场上,更是喊杀声震天。
李云龙正亲自监督着他的突击队,也就是原来的摩托化运输连,进行队列训练。
一百辆加装了机枪的“铁驴”,在孙德胜的口令下,变换着各种队形,引擎的轰鸣声汇成一股钢铁的交响乐,气势惊人。
“都给老子把胸膛挺起来!拿出点精气神来!”李云龙背着手,在队伍前走来走去,唾沫星子横飞,“你们代表的,是咱们独立团的脸面!谁要是敢在阅兵的时候给老子丢人,老子让他绕着平安县跑一百圈!”
战士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目光坚毅。
他们身上穿着崭新的军装,手里握着清一色的德制MP40冲锋枪,腰间挂着手榴弹和军用水壶,脚蹬高筒军靴,威风凛凛,与几个月前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土八路,判若两人。
自信,是靠实力打出来的。
如今的独立团,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与此同时,一场看不见的战争,也在悄然进行。
影子二号指挥着他的“保卫学习班”,开始在根据地里,不动声色地“帮助”那些潜伏的“工蜂”收集情报。
一份伪造的,记录着“歼-6”战斗机(比歼-5更先进的型号)和“T-54”主战坦克(比T-34更强的型号)的“未来装备换装计划书”,被“不小心”地遗失在了集市的一个角落里。
一场由旅长和李云龙“主演”的酒后吐真言大戏,在一家小酒馆里上演。两人喝得“面红耳赤”,大着舌头,讨论着要在一个月内,将独立团扩编成“装甲师”,还要组建“轰炸机大队”,叫嚣着“三个月内打到太原去”。
这些亦真亦假、虚虚实实的情报,像雪片一样,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到了太原,摆在了冈村宁次的办公桌上。
太原,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冈村宁次看着桌上由“菊字队”传回来的,一份比一份离奇的情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作战室里,几个高级参谋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八路军要在平安县搞阅兵?”冈村宁次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听不出喜怒。
“哈伊!”情报课长宫本大佐连忙躬身回答,“根据织网小组的分析,情报的可靠性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