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时,姜晨终于停下了笔。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摞,写满了字迹的稿纸,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虽然熬了一整夜,但他精神却异常亢奋。
“咚咚咚。”
门外传来了赵刚带着关切的声音:“姜先生,你还好吗?已经一天一夜了。”
“我没事,进来吧。”
房门推开,赵刚和旅长一同走了进来。当他们看到姜晨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桌上那惊人的稿纸时,都吃了一惊。
“姜先生,你这是……”旅长担忧地问道。
“我跟你们说过的,一份规划。”姜晨将那厚厚一摞稿纸整理好,递了过去,“你们先看看吧。”
旅长和赵刚疑惑地接过稿纸,目光落在了封面的标题上。
《根据地第一个五年工业化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两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感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分量。
他们翻开了第一页。
“总纲:以重工业为骨架,轻工业为血肉,农业现代化为根基,教育与人才培养为灵魂,构建独立自主、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军民一体化社会体系……”
仅仅是开篇的几句话,就让旅长和赵刚的心神为之一震。
他们本以为,姜晨所谓的规划,最多也就是针对现有工厂的布局调整和生产建议。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份……一份建国方略!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震惊。他们压下心头的骇然,继续往下看。
纲要的内容,包罗万象,详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从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等重工业的“十大基础工程”布局,到纺织、食品、医药等轻工业如何与根据地民生相结合。
从如何组建“农垦兵团”,利用新式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开荒,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到如何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三级教育体系”,并设立“科学院”,进行高精尖技术攻关。
甚至,纲要里还用专门的篇章,阐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工业废水、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方可排放,严禁为追求短期发展而破坏山川河流。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宁可发展慢一点,也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