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普慈法师,佩服!】
【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人。】
【可惜,唯识宗因为学习门槛太高,传播不广。】
【我西安人都没主播了解的全面,关注了。】
【现在的人只看到了现在的辉煌成就,又有多少人知道它背后的悲惨经历。】
就在弹幕讨论时,一条打赏弹幕突然出现。
【大唐·杜甫,打赏主播《望岳》真迹一份!】
苏铭微微一怔。
嗯?杜甫?
诗圣杜甫?!
他来不及有更多的反应,直播间的弹幕已经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诗圣来了?】
【可以可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三大顶流诗人凑齐了!】
【等等,为什么打赏的是《望岳》?】
【就是!要打赏,怎么也得是那首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们搁这儿组团背诗呢?】
【实在不行,‘春望’和‘三吏三别’也行啊。】
【这个演员不行啊,一看就没深入研究过角色,对诗圣的理解太浅薄了,差评!】
看着满屏的吐槽,苏铭却从最初的错愕中回过神来,思绪在脑中沸腾。
杜甫为什么突然打赏?
难道是因为自己刚提到了安史之乱,提到了他的诗?
难道他想知道更多和安史之乱有关的内容???
脑中电光火石,苏铭面上扬起微笑,感谢道:
“感谢杜甫先生的打赏。”
想知道安史之乱的杜甫,很有可能是天宝十四载之前的杜甫,但具体是哪一年就不得而知了。
难怪打赏的是《望岳》……
心有定数后,苏铭转过身,朝着音乐喷泉的方向走去:
“这首《望岳》,写于开元二十四年,那时候的杜甫,二十五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那时候的大唐,也正处于开元盛世的顶峰,国力鼎盛,四海咸服。”
“我们刚刚看过的大雁塔,玄奘法师也好,‘二圣三绝碑’也罢,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自信和强盛国力。那时候的长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因此我们能从杜甫的《望岳》中,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