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坚守潼关,等待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搅动风云,等叛军后方大乱,粮草不济,这才是万全之策。”
“但他拒不出战的态度,在李隆基看来,就是消极避战,就是拥兵自重!”
“更要命的是,哥舒翰手下的将领竟然高声密谋要清君侧!”
“哥舒翰又把监军的宦官给杀了!”
“拒不出战,斩杀监军,属下密谋清君侧……”苏铭一字一顿地念着,“这三件事哪个不是踩在李隆基的雷点上?前一个说要清君侧的安禄山都登基称帝了!”
“但对唐军来说,好消息还是有的。”苏铭的指尖指向地图,“郭子仪、李光弼两位战神,那是追着史思明乱打,进展十分顺利!”
“这下李隆基更坐不住了。”
“他觉得郭子仪他们打得那么好,怎么就你哥舒翰这里没动静?你这二十万大军是吃干饭的吗?”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让哥舒翰守住潼关就行!等他们打到范阳,捣了安禄山的老巢,叛军内部自己就溃散了!”
“但上头了的李隆基,哪里听得进这些。”苏铭叹了口气,“他直接派了使者,带着措辞严厉的圣旨,日夜兼程赶到潼关,就一个字:打!”
“哥舒翰接到圣旨,无可奈何,但君命难违。”
“六月初四,哥舒翰领着二十万大军,悲壮出关。”苏铭说着,滑动地图,将视角拉到潼关:“初七,大军行至灵宝西原,与早已在此等候的叛军崔乾佑部相遇。”
“哥舒翰将精锐的披甲步兵和骑兵放在最前面,将临时征召的杂兵放在后面。”
“然而,他面对的是狭窄的隘路。”苏铭的手指在地图上那条细细的通道上划过,“叛军根本不跟你正面打。他们在两边的山上设下埋伏,等唐军的精锐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滚木、檑石如雨点般砸下!”
【丸辣!】
【这种计谋都能中,哥舒翰果然傻逼!】
【这……确实不应该啊。】
“最前面的精兵瞬间大乱!狭窄的通道里,人挤着人,马踏着马,后面的人想退,前面的人想冲,瞬间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后面的杂兵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他们只看到前面的袍泽被石头砸死,被自己人踩死,吓得魂飞魄散,第一个念头就是跑!”
“兵败如山倒。”苏铭啧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