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站在闸楼上,将手机缓缓伸出墙垛之外。
镜头猛地向下一沉,十二米的高度瞬间带来了强烈的失重感,让直播间里不少有恐高症的观众下意识地惊呼出声。
“家人们,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就是古代城墙最基础,也是最直观的要素——高。”
苏铭的声音沉稳,将手机镜头对准城墙外。
“如今的西安城墙高度有十二米,大概是四五层楼那么高。而在考古学家的推测中,两汉时期的都城长安,城墙高度普遍在三十米以上,也就是十层楼的高度。”
“但想要守城,城墙高度只是其一,其二便是墙要坚固,那想要坚固该怎么办呢?”
他收回手机,反转镜头对准自己:
“相信家人们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一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开头是这么说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这里的‘版筑’,就是古代修筑城墙的核心技术。”
苏铭走到一段墙体边,用手轻轻触摸着古老的砖石。
“和现存的砖墙不同,古代修筑城墙,是用两块巨大的木板作为模具,把黄土等材料倒进去,然后用一种叫做‘筑’的工具,一层一层地往下砸,把它们夯得结结实实。”
“夯完一层,再往上加,如此往复,就成了墙。”
“而‘板’,也一度成为古代计算城墙高度的量词。”
“当然,光有高度和硬度还不够,城墙还得够厚。”
“古代城墙呈梯子型,底部宽度通常是顶部宽度的两倍左右。汉代长安城的墙基底部厚度大约在十六米,而到了魏晋时期的洛阳城,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概念。”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的城墙都不怎么高,看攻城的士兵从梯子上摔下来摔死还觉得奇怪,现在才知道,原来有十层楼那么高啊……】
【墙基二十五米厚,那就是给我个挖掘机都得挖半天吧!】
【土墙确实结实,就是怕水。】
【别瞎说,夯土不怕水,夯的可实了,汉长城两千多年了到现在墙根还在呢。】
【土墙怕的不是水,是水流冲。】
【其实大多数府城城墙都不足10米,底16米,顶8米算很不错了。】
【卧槽,怪不得要服徭役,工程量太恐怖了。】
【现在的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