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管犯多大的错,都是自己结的果。
可少年,他们的错误,常常一半源自父母,一半源于对生命的无知。
人生多歧路,一念之差,也许踏上的就会是一条坎坷的歧路。当然,歧路也是路,也有人走出了不一样的辽阔天空,但是,如果时光能倒流,他们沧桑的容颜、疲倦的微笑会宁愿选择没有那一步之失。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怀疑是自己警匪片看多了,产生了幻觉。可随着这件事情之后的一系列事件,让我开始意识到,大力整顿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并不只是一个听上去很中央台的新闻,实际上,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严打的起源很复杂。80年代,大量下乡青年返回城市,成为了待业者;9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大量自主就业者;打开国门后,各种思潮迅速涌入,本就因“文革”被冲击得摇摇欲坠的道德价值观念迅速崩溃……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90年代,从偏远的内陆到繁华的沿海,各种类型的犯罪团体纷纷涌现,针对此,全国各地政府展开了针对各种类型犯罪的严打。
关于90年代的两次轰轰烈烈的严打,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都还有隐约的印象,因为那个年代几乎家家吃晚饭时间都会看《新闻联播》,而《新闻联播》天天都有关于严打的重点新闻。
市电视台想做一个毕业班的专题,学校选定了几位老师和同学接受采访。我因为经常参加演讲辩论赛,被老师看做会说话的人,所以我也是被采访的对象。
问题,一早就知道;答案,语文组的老师也早就写好,所以,一切都是表演。
电视台的人先在楼下的乒乓球台旁取景,采访对象是沈远哲,而我的景则定为毕业班的楼道,所以我就一边站在楼道里等他们,一边默默背诵着语文老师写好的台词。
我看他们快要结束了,赶紧去了趟卫生间,防止待会万一紧张了,想上厕所。
卫生间在楼道尽头,紧挨着上下的楼梯。从卫生间出来时,我和一个大步跑上楼的人差点撞到一起,我刹住步伐,对方却停都没有停地直接越过我,可他走了几步,又立即回头,是张骏。
感觉他几乎是一跳,就到了我面前,把一把黑色的东西递给我,压着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