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邦的目光,转向依旧靠在土炕边,脸色苍白如纸,几乎要融入身后阴影里的温乔。
眼神里并没有多少温度,他的语气,更像是在处理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温乔,去收拾一下你的东西,抓紧时间,我们马上走。”
话语干脆,甚至带着一丝明显的催促。
清晰的表明了他此行的目的。
温乔心里自然是清楚的,沈家夫妇接她回去,并非出于亲情或者失而复得的喜悦。
更多是为了应对政策。
六八年开始,城里大批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
原主上面还有一个大哥,沈归曜。
当时他已经参军,没有受到政策的影响。
沈归远兄妹俩当时才十一岁,够不到下乡的年龄,也躲过了一劫。
如今七年过去了,两人皆已成年。
两年前,自从兄妹俩满十六岁开始,知青办便开始上门动员下乡。
沈归远直接跟随沈归曜的脚步,也去参了军。
沈母是总政文工团的副团长,偷偷的运作了一番,想把小女儿安排进文工团。
却被沈家的政敌举报了。
说沈家搞特殊化,还给他们扣上了一个思想落后,纵容子女逃避政策的帽子。
眼看就要上升到不服从党的领导,政治立场不坚定。
沈父顾忌到影响,便答应让小女儿下乡。
本来沈父在首都军区位居高位,家里的孩子们不去下乡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自从沈家老爷子过世后,人走茶凉。
沈家政敌颇多,沈父又资质平庸,能力欠佳,完全是因着沈老爷子才爬上了如今的高位。
但沈家的政治背景非常清白,属于又红又专的那种。
藏在暗处的政敌们根本抓不到什么把柄,便只能从这些小事上攻讦。
无论如何,沈家必须要有一个孩子去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沈家迫于无奈只好答应。
嘴上说响应政策,让小女儿下乡。
转头就去医院给沈月如弄了一张假证明,说她身体羸弱。
需要在家静养。
沈月如假装身体抱恙,在家躲着,避一避风头。
下乡的事情就这样一直拖到了现在。
恰巧这时候,原主出现了。
沈家人瞧见了跟沈母容貌极为相似的原主,大吃一惊。
当即就开始了调查。
当初沈母跟温母正好都在一个医院生产,又都是同一天晚上同一个时辰生出来的。
重点是温母手中还有一个长命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