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共四天航程,船锚沉重砸入江底,缆绳绷紧。
运军旗总抹了把脸上不知是汗是雾的水汽,嗓门洪亮:“几位爷,劳烦先下船一步,让人家腾挪转水!”
李知涯、耿异、常宁子、曾全维四人踏上松江府的土地,脚下是湿漉漉的麻石码头。
一抬头,李知涯瞳孔骤缩——
黄浦江宽阔的江面上,赫然泊着近十艘庞然大物!
绝非他们乘坐的漕船,而是高桅如林、体型雄峻的远洋海船。
船体糅合了中式福船的厚重与西式帆船的流线,硬帆软帆交错,显是为了兼顾风力的利用效率。
最令人胆寒的,是那密密麻麻遍布船身的黑洞洞炮口。
仅仅他们旁边泊位上那艘巨舰,一侧船舷就开了上下两排炮窗,上层十四,下层十二,狰狞如巨兽獠牙。
侧舷甲板上,八门短粗的佛朗机炮蹲踞如虎。
船头三孔,船尾四孔……
耿异下意识地扳着手指头默数,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乖乖……七十五门炮!
这是要打谁?
倭寇早解决了,南洋郑家舰队声威远扬,海贼绝迹。
海上还有值得摆开这等阵仗的对手?”
常宁子抖了抖湿漉漉的道袍下摆,随口接道:“无量天尊。兴许……防的不是咱们这边的海贼呢?”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知涯眯着眼,望向那高耸桅杆指向的茫茫大海深处……
码头开始忙碌。
几个穿着号衣的小吏登上漕船,仔细查看吃水线,核对数目。
确认无误后,吆喝着揭开盖布。
阳光下,那一筐筐上品净石折射出令人心悸的温润光泽。
粗壮的码头苦力喊着号子,开始将沉重的石筐从漕船转运到那艘七十五门炮的巨舰上。
运军旗总和码头一个管事模样的小吏凑在一起闲聊,声音不高,却被江风断断续续吹到李知涯几人耳中。
小吏:“可算运来了!就差这三船凑满数儿,急得我们上峰直跳脚。”
旗总:“嗨,别提了!最近‘寻经者’愈发猖獗。京城来了一群大爷,说是来查案,忙没帮上,乱子倒添了不少!”
小吏一脸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
我们这儿那位梅知府,啧啧,溜须拍马那是状元之才,办起实务来……
嘿,眼高手低!
仗着自己是两榜进士,比谁都懂,净瞎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