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吴军队的防护装备已经历了多轮更迭,主力普遍列装的是坚固的铁甲与灵便的皮甲,只有少数南方驻军会因地制宜采用藤甲护具。
青铜甲?那都是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老古董,早被归入淘汰兵械之列。
真正能进博物馆的祖宗级装备。
若非一群二代们为了出风头,贪图青铜甲新铸成时那夺目的灿金色彩,又有谁会从故纸堆里翻出这等旧制,不惜工本仿造复刻?
整场闹剧追根究底,全然是他们咎由自取。
连朝中那些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高官、南衙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们,对着自家不成器的子侄、莽撞的下属也只能暗自头疼,半句冤都喊不出来。
毕竟私铸铠甲的实证明摆在眼前,无疑是触犯了律例条文。
朝堂之上,这群大佬们只得放软身段,一再陈情,“不过是小孩子的嬉戏之作,当不得真。”
“青铜甲哪算正经甲胄?军器监都几十年没造过了。”
这话倒也不全是推诿,军器监的确铸过“金甲”,但那是专供皇帝祭天、阅兵时穿戴的礼器,以真金制成,半点实战战力都无。
若遇主张俭德的君主,甚至会直接在铁甲上刷层金漆充数,只是这层漆附着力极差,稍有刮蹭就成片斑驳脱落,平日里得像伺候珍宝般小心护着。
还不如青铜甲便宜皮实,哪怕磕磕碰碰,表面有所磨损,里外仍是一体的金色。
御史台本想借着私造铠甲的由头抡下重棒,整肃长安纨绔与军方的浮夸风气,可真要较真起来,却只能轻轻放下。
法不责众的道理谁都懂,总不能把朝堂上大半朱紫权贵一锅端了,那样的动静,足以动摇国本。
消息刚传到右武卫,吕元正立刻让人把营中大小将官都召到帅帐问话,目光尤其落在一群年轻将官身上。
从并州开始,这群人就是营里最能蹦跶的,吉金甲风潮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吕元正心里清楚,这事最终大概率是轻拿轻放,可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个被御史台刻意藏在暗处的漏洞。
或者说,御史台是故意而为之。
他们不是没发现,而是在等。
等那些不长眼的“废物”自投罗网。
既然已经闹出这般声势,倘若御史台最终一无所获,将来又该如何维持威严?
此时帅帐内的站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